6日,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发表了两个重要表态:一是通过推特宣布法国、德国、英国和欧盟联合要求美国豁免在伊朗的欧盟企业,二是在法国销量最大的《费加罗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洋洋洒洒地论证了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的种种不合理性,呼吁美国应该主动释放和欧洲合作的善意。
两个表态的字里行间,充满布鲁诺·勒梅尔对当下美国为了自身利益不惜损害欧洲的愤怒和无奈。
“从法律上来说,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这种欺骗性的花言巧语作为幌子来保护自己的钢铁和铝产业,是完全不合法的,这尤其和所有的国际规则和全球贸易标准相悖”,“我们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美国最近的这些决定……”愤怒,喷薄而出。
“作为美国的盟友,法德英和欧盟希望美国在采取有损欧洲安全利益的行动时保持克制”,“自美国建立以来,我们始终忠贞不渝、始终如一地支持美国……如果美国希望和他们历史性的盟友重启对话,那么应该由美国迈出第一步……”无奈,藏头露尾。
勒梅尔是一名典型的法式传统政治精英,他家境优渥,名校出身,职业生涯也以能力出众、注重实务著称。他的愤怒和无奈,代表了法国乃至相当一部分欧洲政治精英面对当前国际时局的心态,读懂这种心理,有利于理解当下美欧之间斗而未破的微妙。
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朗核协议以及不管不顾地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关税,已经真切地威胁到欧盟国家的切实利益。以法国为例,由于美国宣布将制裁伊朗,法国的能源巨头道达尔、第一大汽车制造商标致雪铁龙日前相继宣布,如无法获得美国政府豁免,将被迫结束在伊朗的经营。
尽管两家企业都轻描淡写地表示,这不会影响整个集团的经营前景,而实际上,道达尔可能放弃的伊朗南帕尔斯天然气田第11期项目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项目之一,标致雪铁龙放弃的伊朗市场更是该集团目前最大的海外市场,该集团去年在伊朗市场的汽车销量甚至超过在中国和东南亚销量的总和。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两家法企被迫放弃大蛋糕,说不心痛、不生气,怎么可能?
因此,勒梅尔的愤怒顺理成章。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后一周之内,他就和法国外交部长勒德里昂召集60多家法国企业开会,信誓旦旦地保证,美国制裁将不会影响法国企业利益。
而事实上,法国和欧盟面对美国的制裁并没有太有力的解决办法。上策,争取美国豁免,希望十分渺茫。压制伊朗势力扩张决心坚定的美国,很难违背自身利益去豁免欧洲企业,从而给伊朗提供喘息之机。道达尔总裁帕特里克·普亚内对此看得清楚,他在近日举行的道达尔股东大会上就表示,获得美国豁免的希望很小。
中策,采取办法化解制裁影响。然而,欧盟目前提出的启动“阻断法案”,允许欧洲投资银行为欧盟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等主张,并没有先例可循,有效性未可知,或远水不解近渴,或保护的范围太小,很难化解制裁带来的损失。
下策,对美国实施反制裁,令美国知难而退。然而,这一策略恰恰最不可行。因为从地缘政治角度,法国和欧盟在避免伊朗拥有核武器、监督伊朗关于弹道导弹的研发、压制伊朗在中东地区势力扩张等问题上,和美国具有共同利益,这些利益涉及欧盟和法国安全,优先性远高于商业利益。
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5月17日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举行的欧盟-巴尔干峰会上就已非常清楚地申明:“伊朗核问题首先是一个地缘政治问题,我们不会成为伊朗对抗美国的盟友。我们也不会在伊朗问题上与美国掀起一场商业战,不会反制美国企业。”马克龙甚至表示:“法国总统不是道达尔的总裁!”
在政治利益高于商业利益、缺乏有效反制手段的背景下,在其位、谋其政的勒梅尔怎能不愤怒而无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