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已经54次创下了新高。有人说,八年美股牛市已经逼近最后的狂欢;有人说,美股就是一场大泡沫;也有人说,经济复苏、科技变革,美股远没到顶。
10月26日收盘,美股转为普跌,道指收跌逾100点,跌幅0.48%,创9月5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报23329.46点,终结了前日的新高行情。企业财报好坏不一、投资者担心特朗普税改前景,这些都影响了股市。眼下,是时候来探究一下,这波美股牛市背后的推动力何在?究竟是流动性幻觉下的泡沫还是实实在在的大牛市?未来存在什么下行风险?美股还有什么投资机遇?
“美国股市当前的点位早已处于历史上诸多顶部出现的水平,但是萧条的风险却少之又少。我们的模型显示,未来12个月经济下行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途中出现一个打击股市的事件,那应该就是盈利增速放缓,然而如今盈利增速不断超出预期。”美盛环球资管投资策略师Jeff Schulze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二季度有73%的公司超出了盈利预期,这远远高于64%的23年平均水平。
当然,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也都表示,尽管美股仍未到顶部,但是在不久的将来,美股很可能会出现回调。标普500指数在过去的14个月中都没出现过高于5%的回调。未来需要关注的风险包括:美联储主席人选、税改落实情况、企业盈利增速等。其实,对于部分投资人来说,回调仍是买入的好时机。
什么造就了超级牛市?
“当年金融危机时,标普500指数从1500多点狂泻至最低666点,当时感觉天崩地裂,再跌下去整个经济都要垮塌了。”一位多年活跃在华尔街的资深投行人曾在美股牛市八周年(2017年3月19日)时对记者回忆称。
当时已经不乏观点认为,我们可能看不到第九年的牛市了。然而,美股从今年3月开始又一路上涨至今,背后的推动力也多种多样。
第一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宽松的融资条件、充沛的流动性无疑是美股牛市的重要支撑。2008年11月开始,美联储降息至零区间,并启动了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QE),直至2014年10月,总计向市场注入近4万亿流动性,低利率自然有助估值扩张。
以去年为例,截至2016年三季度,美股上涨的驱动力却基本上都来自估值,盈利贡献很小;而估值扩张的动力又主要来自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众所周知,股市的驱动力来自估值和盈利“两条腿”。
即使美联储两年来总计加息4次,并在10月启动缩表,但这一水平相较于历史上动辄两年加息十多次的幅度相比,仍然非常温和。芝加哥美联储国家金融条件指数仍然位于2014年以来最宽松的水平。
第二是强劲的企业盈利。
当然,估值扩张的贡献并不可持续。对于今年的美股而言,盈利扩张则作出了主要贡献。
截至今年10月,标普500指数13.9%的涨幅中,盈利贡献了7.6%;纳斯达克指数同样也是以盈利贡献略占上风(11.1% vs.10.2%)。而中金公司也认为,从2009年开始的这轮美股牛市的表现来看,280%的累计涨幅中,盈利增长的贡献要高于估值修复,因此依然是有基本面支撑的。
Jeff Schulze对记者表示,二季度有73%的公司超出了盈利预期,这远远高于64%的23年平均数字;超出销售预期的公司占比高达69%,高于5年平均的54%以及长期平均的59%。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基本不会出现盈利方面的问题。
第三是弱美元。
今年以来,美元已经从103.8的最高点下跌到93附近,这对于上市的跨国巨头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由于众多大型美国上市公司的营收来自海外,弱美元也使得其折合成美元的收入更多。“由于基数效应(去年美元强势),如今的弱美元也让企业的盈利在未来两季度超预期变得容易,我们认为4.5%的盈利增速很容易实现。” Jeff Schulze称。
中银国际大宗商品策略主管傅晓也对记者表示,就周期而言,这一轮持续了7年的“强美元周期”很可能在2018年告终,同时加息也并不意味着美元会走强。
瑞穗证劵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虽然从利率平价理论出发,美联储加息会从息差变化的角度影响资金流入,推高美元指数走势,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联储7次加息周期经验显示,每次加息后美元未必走强,相反,美元走弱是大概率事件。自2015年12月以来的三次美联储加息后美元表现也均证实了这一点。
此外,过去六年,欧元对美元下跌接近30%。如果欧洲央行开始紧缩、欧元区经济也不断复苏,欧元的走升将制约美元上升空间。
第四是全球经济复苏。
不可忽视的是,今年出现了过去十年来罕见的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在需求提振下,美股上市公司的表现自然亮眼。
据相关机构追踪的35个国家目前都呈现增长态势,全球风险已经在2017年间消散,而欧洲已经也开始摆脱了民粹主义情绪。
“全球经济的乐观形势预计可以在2018年延续,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在2018年为3.7%,比2017年的3.6%还要高。短期风险平衡,但中期仍然有一些下行风险,例如地缘政治风险、政策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正常化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副代表张龙梅对记者称。
美股是否泡沫化
尽管当前市场对于美股泡沫的评论不绝于耳,但反驳这一看法的观点也层出不穷。
中金公司分析称,当前标普500指数18倍的12个月动态估值已经明显高于1990年以来15.6倍的历史均值(0.8倍标准差),21.1倍的静态估值也同样高于16.6的均值,而经过周期调整的席勒市盈率(ShillerP/E)更是高出历史均值2倍标准差以上,但均未出现泡沫化的迹象,盈利扩张仍然贡献了今年大部分的涨幅。
美盛则表示,基于计量模型,标普500指数的市盈率应该在20倍左右,然而现在已经远超过了这一水平,但市场永远不会在公允价值处就止步,在熊市时,股市往往会下跌到远低于公允价值的水平,而在牛市时,则会一飞冲天。市盈率的确是一个有用的估值工具,但不应该用来作为投资的万宝全书。
Jeff Schulze也对记者表示,通过观察标普500的盈利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价差,过去两年牛市顶部前后,这一价差均位于负区间,且幅度较大,但如今仍呈现较明显的正溢价。
同时,也不乏机构人士对记者提及,未来美联储主席的人选可能冲击市场的可能并不大。特朗普更偏向于低利率政策和弱美元,而如果耶伦卸任,那么在7名美联储投票委员中,总统有权力提名5名,这种权力是空前的。过去几轮美国经济萧条,都是由于美联储担心通胀而过快加息导致,如今通胀压力很小,因此并不存在过多的类似担忧。
还有什么风险和机遇
尽管一切似乎显示美股仍不见顶,但回调的风险也可能就在不远处。
标普500指数在过去的14个月中都没出现过高于5%的回调,过去19个月没出现过10%的回调。机构认为,即使市场没有见顶,未来不需要很明显的催化剂,市场就很可能出现回调。
法兴银行认为,判断美股熊市为时过早,标普500指数到明年年底前仍可能会区间震荡,仍受到盈利增长的支撑,但上行空间回受到利率上升的压制。
“CNN Money 贪婪指数达到了几乎极端的位置,目前处于近几年最高点。”资深美股交易员司徒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短线仓位尽量取利减仓,等待更好的建仓机会。”
摩根士丹利团队近期则表示,标普500指数最大跌幅可能会超过5%,如下因素可能触发这种回调:美联储缩表;税改立法说易做难;美联储新任主席揭晓可能冲击金融市场、美元脱离多年低点,有上行迹象;经济领先指标触及高位,见顶的迹象更加明显。
不过,有“危”就有“机”。尽管美股已经偏贵,但部分机遇仍值得把握。
眼下,投资人尤为关注税改对美股的后期影响。机构预计,部分板块可能相对更为受益:高有效税率板块(能源、食品零售、电信服务、零售、多元金融、以及公用事业等板块2010年以来的有效税率中值均高30%以上);海外存留利润和现金较多的板块和个股(如科技股).
此外,司徒捷也对记者表示,往往牛市的末尾会出现风格轮动,“未来1-2年能拉动经济的就是基建投入,基建、能源、材料板块后期可能会领涨,完成最后一波,最终的顶部一般通过银行和商品来完成,而科技板块的高潮都是提前走完的。”
美盛也认为,未来小盘周期性板块可能会跑赢,包括一次性消费、能源、金融、材料、工业板块等。周期性板块当前的企业价值倍数(企业价值/息税前营收)为17.7倍,而过去15年平均为14.9倍,相差不算太多;相比之下,防御性板块如今的企业价值倍数为25.4倍,过去15年平均为25.4倍。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