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八大产业集群”助力新疆扩大经贸朋友圈

新华社

 

  这是2023年8月20日拍摄的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零碳沙漠公路光伏发电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30日电 题:“八大产业集群”助力新疆扩大经贸朋友圈

  新华社记者房俊伟、顾煜、尚升

  在寸草不生的沙漠深处,一块块光伏电板搭建成片,不远处的一台台抽油机有节奏地频频“颌首”……正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一方小小的沙盘浓缩展示着新疆利用光热资源发电,实现原油生产“零碳”排放的场景,吸引参观者的目光。

  本届亚欧博览会首次设立新疆“八大产业集群”产业链链主企业馆,其中囊括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产业集群”等产业相关企业。

  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展区,工作人员贾旭向中外客商介绍着油气生产向“绿”而行的实践:“我们通过光热技术对井、站采出液进行集输加热并储能,从而减少天然气的损耗和排放,实现了‘低碳加热’、节能减排;通过光伏发电驱动抽油机运行,实现了绿色驱动、‘零碳采油’。”

  油气生产加工产业集群居新疆“八大产业集群”之首,是带动新疆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的重要“引擎”。2021年至2023年,新疆油气生产当量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在本次亚欧博览会上展示了油气增储上产、绿色低碳转型、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进展、新成效。

  目前,公司正加快推进油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在油气行业中采用智能无人装备,同时使用低空遥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前一个采油工管两三个油井,现在可以管一整片井场,油田里几乎看不到脚印、车印。”贾旭说。

  产业升级带来源源不断的国际合作。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已与多个国家合作,形成了以中亚为中心,辐射中东、北美等区域的海外布局。

  在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采棉机生产车间,工人在组装采棉机(2024年2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戈 摄

  从过去的“两黑一白”(石油、煤炭、棉花)到如今“八大产业集群”齐头并进,各个产业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一白”从棉花播种施肥到收获采摘,从捻纱纺线到量体裁衣,已经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产业链条。

  新疆是世界级优质棉产区之一,棉花绒长、质好、产量高。

  前来参展的江苏一家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公司棉纺产品使用的原料包括新疆棉,产品销往德国、英国、新西兰、俄罗斯等国。这次该公司参展的目标是扩大“朋友圈”,开拓中东、南亚市场。

  2023年新疆棉花总产511.2万吨、占全国的91%。近年来,新疆棉花耕种收机械化程度持续提升,机采率已达89%。

  在本次亚欧博览会的室外展区,一款红色机身、黄色采棉头、重达15.8吨的采棉机颇受瞩目,这是新疆一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9款产品之一。

  “这是目前我们在国外最畅销的一款机器,现在每10天就会出一批货。”公司外贸部经理袁乐年说,在这款产品上市五年来,公司不断根据市场情况、当地需求进行改良,对采摘头、动力单元等进行全方位优化提升。

  他告诉记者,这款产品在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很受欢迎。去年年底,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单笔交易总出口金额超8000万元人民币的采棉机订单,实现了国产采棉机大规模出口国外。

  坐拥资源、政策、区位等优势,新疆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向传统产业“挖潜增效”,为新兴产业“精准布局”,立足“一带一路”核心区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深入到世界经济的“毛细血管”。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