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未来产业调研 | 上下游尽收眼底 工业互联网标识赋能千行百业

上海证券报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新型应用模式,标识解析体系则是工业互联网的关键“神经系统”。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2018年开启建设,目前已实现“5+2+N”的体系架构,标识应用成效逐步显现。其中,“5”是指5个顶级节点,“2”是指2个备份节点,“N”指N个二级节点。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在上海金山、江苏南通等地调研,感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传递的数字经济活力。

  标识赋能千行百业

  在江苏中天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天互联”),有一面“中国工业互联网标志解析服务墙”,记者举起手机扫描了一份品名为“海门山羊”的二维码,生产记录、监督检查记录等信息在屏幕上弹出。

  “标识码能防伪,又能追溯养殖和加工的过程,山寨版的海门山羊无处遁形,对地标产品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中天互联员工说。

  “工业互联网标识是物理实体在数字世界的身份证,每一个物理世界的实体都会在数字世界中有对应的标识。”中天互联总经理时宗胜表示。

  跑过许多家医院后,上海至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CEO邱涛对工业互联网标识的价值赞不绝口。

  “基于工业互联网架构,我们打造了医疗设备资产智慧管理平台,已服务3000多家机构,在线管理医疗设备超80万台。一码通行后,行业上下游以及监管机构可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邱涛说,相较传统管理系统,现在的系统具有快捷、绿色等特点,简而言之就是“设备有标识,数据有基础,行业能协同”。

  华峰集团旗下上海华峰创享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峰创享”)总经理费海平也尝到了工业互联网标识的甜头。他说,有了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品标码”,一方面方便了消费者,他们只要扫一扫码,鞋子的基本信息、鞋面材料、化工原材料、全生命周期流程等都一目了然;另一方面,绿色环保指标也一目了然,便于企业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开拓国际市场。

  “工业互联网标识产业链较长,产业机会巨大。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正从制造业逐步推广到农业,未来有望向智慧城市、金融等领域不断扩展,实现‘小标识,大未来’。”时宗胜说。

  制造业上下游能对话

  走进位于上海金山的上海华峰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记者看到化工材料的桶子上都贴着专属标识码。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标识码将跟随这些化工材料运往供应链的下一个环节。

  在整个华峰集团,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应用贯穿多个生产环节。“以‘己二酸二维码产品追溯应用’为例,华峰创享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将多个异构系统相连接,实现从产品生产、质检、仓储运输、配送乃至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费海平说。

  制造业上下游“对话”将成为现实。“我们正在探索将标识码在单个企业的应用拓展到供应链上下游,打破信息孤岛。”费海平表示,华峰新材料行业二级节点正逐步连接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以产业链数据汇集为例,有望明确在下游应用时不同产品使用某原材料的占比情况,或者知晓材料消耗量的季节性波动情况等。

  中天互联则以自主研发的爱尚(ASUN)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追求跨行业间的“对话”。

  截至目前,中天互联已提供近200种平台应用解决方案,涉及线缆、电子、纺织、化工等21个行业,涵盖安全生产、节能减排、供应链管理、产融创新等9个领域,覆盖30个园区,注册用户数120000家,打造出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样板,多层次赋能行业、园区、企业。

  “在传统模式中,原材料的二维码属于私码,我们需要重新打印、粘贴、扫描、记录。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重易出错。现在,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情况有所改善,在成本上也能节省数百万元。”时宗胜说。

  在此基础上,中天互联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与5G等新技术的结合,进一步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打造的“跨区域、跨园区、跨工厂”5G专网架构,打通了“研、产、供、销、服”五大领域18类业务子场景,推动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关键工序AI质检100%覆盖,关键尺寸缺陷100%识别,产品设计时间缩短28%,制造交付周期缩短15%,运营管理效率提升8%,自动化岗位增加近1200个,2023年集团公司年产值提升63亿元。

  打造数字经济基底

  在业内人士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新底座。底座越标准化通用化,效率就越高。如果说,5G实现通信全连接,标识则实行了数据全连接,堪称数字底座的底座。覆盖全国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设施正在形成。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上海运营中心政策研究主管张素表示,工业互联网逐步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标识、数据”五大功能体系之一,发挥了重要纽带和神经系统作用,通过提供唯一标识和解析服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数据互通、信息共享,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新的路径。

  截至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应用于47个国民经济大类,二级节点建设实现31个省份全覆盖,接入了超42万家企业节点,已成为全球工业互联网的重要实践。

  “工业互联网标识将是智能社会最关键、最重要的通用设施和服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所长金键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