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来智博会,看“智慧交通”新图景

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6月23日电(记者刘惟真)在天津举办的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多个智慧交通应用场景现场展示,展现着智能生活的前景。

  十字路口处,车辆减速、灵活转弯;车内屏幕上,周边路况、行驶距离清晰可见……在天津市河北区,正在开展测试的自动驾驶车辆沿途经过了天津之眼等知名文旅地标。从市郊到游人集聚的景区,近年来,自动驾驶汽车逐步驶上大都市城区的“智慧道路”,在测试人员及安全员的保障下展开技术测试。

  河北区在2023年8月获得了天津市中心城区首批自动驾驶路测牌照,随后顺利完成各项测试。目前智能网联接驳车正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开展载人测试体验,后续将探索更多商业应用场景,打造车联网商用示范样板。

  据介绍,首批测试体验车辆搭载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自动驾驶摄像头、组合导航等设备,凭借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可实现在特定区域内按照预定路线进行安全、高效、绿色的网联化公共交通服务。

  “‘聪明的车’正与‘智慧的路’携手,使智慧城市彰显活力。”天津电信智能网联事业部项目总监许哲说,目前,在全长约7.3公里的“河北区沿海河自动驾驶接驳线路”上,24个路口的264台路测设备均已安装完毕,适配国产化算力的算法也已部署完成。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展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刘惟真 摄

  在物流运输、港口装卸等场景中,智能科技也在提升交通运输效率、重塑行业作业方式。

  一边是发布需求的货主企业,一边是注册“接单”的货车司机……登上“荣程智运”平台,网络大数据为货主与承运人牵线搭桥,货源、车源信息一目了然。

  据介绍,企业可提供网络货运平台和多式联运系统解决方案,集成信息发布、线上交易、运输监控、金融服务、投诉处理、数据统计和调取等核心功能,提供“一单到底”的联运解决方案,打通“互联网+”的高效物流体系。

  “平台就像货运版本的‘线上打车软件’,将集装箱运输司机集中到平台上后,通过‘智慧化派单’让远道而来运送货物的车辆依然可以满载而归,降低货车的空驶率、空载率,提升绿色低碳水平。”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柴树满说。截至6月21日,“荣程智运”拥有合作客户1849家、运输路线2705条,车辆注册会员23万辆,累计运量达1.29亿吨。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展区一景。新华社记者 刘惟真 摄

  可实现10至15小时连续作业、最高时速可达35公里……在此次博览会的天津港集团展区,依托北斗导航系统、采用氢燃料电池和电动驱动的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

  2021年,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正式投产运营。随着一系列智慧科技的落地赋能,天津港装卸作业“纪录”不断被刷新。今年前5个月,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5亿吨,同比增长3.1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57.9万标箱,同比增长5.12%。

  这是天津多角度发力,打造绿色智慧枢纽港口“升级版”的缩影。天津依托港口战略资源核心优势,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  

  “我们将深化合作、强强联合,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推进港口业务与关键核心技术相互融合,赋能港口安全管理、生产运营、客户服务、办公辅助等各领域,加速世界一流智慧港口建设再升级。”天津港集团副总裁罗勋杰说。

  多位专家认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成为推动交通运输、贸易流通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智慧科技的应用将有力促进我们从更高层面上将交通运输各领域的优势资源进行有机整合、进而产生‘化学反应’。”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刘道刚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