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回升向好的中国经济频获国际“信任票”

高文成 经济参考报

  近期不少国际机构上调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再次为这轮“信任票”带来新注脚: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国际社会的信心是“表”,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是“里”,共同呈现的是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制造业增速超出预期”“出口需求走强”“旅游业强劲反弹”“宏观数据稳固”……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亚洲开发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等国际机构在近期报告中捕捉中国经济积极信号,密集上调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德国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管丹尼斯·德普对中国经济“相当乐观”,认为“中国经济正步入稳定增长的轨道”。

  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不仅写在了白纸黑字的报告里,还体现在真金白银的投资上。外资外企加码在华投资,建设新的供应链产业链,不断开出新门店。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4月,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805家,同比增长19.2%。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执行官舒尔德·利纳特发出感慨:中国经济体量已经大到不能被忽视,投资者“必须在那里做生意”。

  国际机构和企业为中国经济投下“信任票”,来自宏观数据充分呈现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看生产,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态势明显,新质生产力继续培育壮大。今年1月至5月,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32.8%、15.5%。看需求,消费方面,文旅等服务消费需求保持活跃,市场销售不断扩容提质,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投资方面,项目加快开工建设,企业技术改造投入也在加大。看外贸,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8.6%,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前5个月,进出口累计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也为中国经济赢得更多信心。中国近期对外释放积极信号,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华玛雅表示,中国实施结构性改革既有助于在短期内保持增长势头,也有助于实现长期目标。美国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日前发布的202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信心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从去年的第7位跃升至第3位,在新兴市场专项排名中位居榜首。松下控股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说,中国营商环境是一步一步改善的,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众多机遇。

  外商外资外媒观察中国经济,不仅看宏观数据和政策,也将很多微观动向看在眼里。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临近巴黎奥运会,义乌商家早早进入“奥运时间”。巴黎奥组委的统计显示,本届巴黎奥运会80%的吉祥物由中国制造。受到关注的还有“国潮消费热”,热门博物馆打卡、古城古镇漫步、非遗集市体验……新场景、新玩法不断激发消费新热情。从“火”了数十年的“义乌热”看制造和外贸能力等传统优势,从近年来兴起的“国潮热”看新增长点不断涌现的广阔纵深,这样的一个个“微镜头”让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潜力和活力具体可感。

  尽管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从更宽广的视野来看,中国正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14亿多人的超大规模市场将持续释放巨大需求,红利外溢效应与外部正向反馈正形成良性循环,中国的新发展将给世界带来巨大机遇。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