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个券破发频现 “四盆水”浇凉转债市场

罗晗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去年12月以来,转债市场明显降温,新债上市破发数量增加,存量转债中跌破面值的个券数量大增,转债指数甚至背离股市走弱。分析人士认为,信用违约风险冲击、转债新规落地、股市走弱及流动性收缩成为本轮转债行情降温的主要原因,《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实施后,转债交易规则更加完备,有利于从制度层面防止转债过度炒作和大涨大跌。

  低价券数量骤增

  沪深市场4日共有超300只转债下跌,中证转债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走低,盘中创出近7个月新低。2月2日A股走强,中证转债指数也在下跌。

  近期,转债市场走势较弱。一个突出的表现是,新债上市从“大涨熔断”沦为“破发频现”。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上市的转债中,近4成收盘价低于面值。新债上市首日的转股溢价率月度均值也明显走低,由去年11月的23%降至今年1月的16%。

  老转债跌破面值的情况更严重。近一个月来,低价券“爆发式”增加。截至2月4日,共有150只转债价格低于100元,而1月4日还只有40只,去年12月1日仅10只。兴业证券黄伟平团队指出,截至1月底,超低价品种价格水平已接近2018年历史最低位置。

  转债市场极端行情也多次上演。上周(1月25日至29日),中证转债指数走出“五连跌”行情;1月27日更有多只转债遭砸盘,临时停牌现象密集发生;1月29日,新上市的锋龙转债收盘价仅为91.49元,创出2018年9月以来转债上市首日最低收盘价。

  遭遇多重冲击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信用风险冲击、转债新规落地、股市走弱及流动性收缩是近1个多月转债市场迅速降温的主要原因。

  去年12月15日,因发行人大股东发生债券违约,鸿达转债跌逾20%,当天出现“破发”,多只中低评级转债随之大跌;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中低评级转债上市首日频现“破发”。

  转债市场监管规则的完善也给此前多次“作妖”的炒作资金“当头一棒”。去年12月底,《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发布,直指转债过度炒作。市场人士称,《管理办法》要求,发行人决定不赎回后,“在证券交易场所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再次行使赎回权”,这导致在强赎触发后,倾向于行权的发行人可能增加,投资者有抢先避险的动机。此外,《管理办法》提出“建立跨正股与可转债的监测机制”,抑制了过度投机行为。

  同时,股票市场走弱让转债失去上涨基础,近期流动性收缩更是“雪上加霜”。A股走弱后,转债市场曾上演“五连跌”“熔断潮”等极端行情。转债市场上行动能已是强弩之末。

  市场料趋理性

  虽然转债市场有所降温,但高低价品种估值调整并不一致。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认为,近期小盘转债的下杀或加速转债市场资金向热点标的进一步集中。

  黄伟平团队认为,从结构上看,转债价格“分化”格局可能继续演绎,低价券的整体性机会仍需等待,高价标的价格波动加大。

  光大证券张旭团队认为,《管理办法》的实施让转债交易规则更加完备,有助于从制度层面防止过度炒作,避免转债市场成为短线资金博弈的市场。长期来看,《管理办法》将促使转债市场回归理性,有序发展,促使投资者更加关注公司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