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方位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是股市向好的基础

上海证券报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由国务院直接发文部署证券市场方面的工作,这在沪深股市历史上并不多见,并且《意见》将焦点集中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提出了六方面的具体要求,应该说不但层级更高,分量也相当重。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现有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沪深股市的总市值超过80万亿元,在国际上稳居第二的位置。不过,在细数这些成就的同时,人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沪深股市的发展,在数量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要比在质量方面更大一些。如果分析一下市场运行的各个环节,不难发现,作为资本市场基础的上市公司在质量上还是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庞大的上市公司队伍中,真正优质的公司数量其实有限。显然,在决策层以及管理层看来,如果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即便有了较为完善的市场制度,也不能有效提高市场运行的质量,难以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时下,注册制改革已经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以后会全面推广,资本市场也将因此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候,再次强调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显然有着战略上的考量。

  一般说提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益。这当然是对的,但应该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效益层面,还涉及公司治理以及信息披露等。如果某家上市公司依靠其相对垄断优势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治理结构不完善,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信息不透明,决策不民主,构成了对普通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侵犯,那么这样的公司也就不能被认为是一家高质量的上市公司。还有,有的公司虽然经济效益也还过得去,但管理上不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募集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业务扩展轻率,资本运作方面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虽然作为一家普通企业,它似乎还能过得去,但是作为上市公司,显然是有负于社会公众的期待与要求,在资本市场上就是一个落伍者。试点注册制后,对公司质量的评判,客观上是交给市场来完成,在这里公司的信息披露将起到重要作用,没有充分、完整的信息披露,投资者无从对企业有清楚的认识,甚至出现严重的误判,这不但有损于投资者的利益,也会给资本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而如何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应该成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注册制改革的需要,也是证券市场平稳发展、长治久安的需要。

  人们注意到,《意见》中就有关于强化退市制度安排的内容。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如果质量差,不再符合上市条件,就不能姑息,要坚决予以清退。由此人们也想到,对于还在申请上市的公司,也应该严格要求,如果是有明显瑕疵的,就完全没有必要为顾及扩容数量而作弹性处理,应该把好进入与退出关,强化信息披露的要求,努力全方位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这样多管齐下,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质量一定会上一个台阶,中国股市也必将因此而表现出更大的活力。(桂浩明)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