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金黄朝晖:积极响应政策号召 助力中国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

徐昭 张利静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徐昭 张利静)10月16日,中金公司首席执行官、管委会主席黄朝晖在北京市2020年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从资本市场直接参与者的角度,中金公司看好中国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同时,中金公司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利用自身全面的业务牌照,助力中国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希望未来能和行业一道成长,推动中国基础设施REITs进入“经营活力提升,资产质量改善,估值良性反馈”的正向循环发展。

  “中金公司在十几年前就曾前往海外进行REITs产品的调研,发现该产品具有继续保留融资人的资产运营权同时实现权益融资的特殊作用,所以当时就认为中国从调整经济存量角度需要把REITs产品引进来。”黄朝晖说,于是12年前,中金公司系统做了一套方案,向证监会进行汇报。12年前的汇报今天终于结出胜利的果实,“公募REITs的推出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历史将会证明,这将对整个中国经济转型和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资本市场的直接参与者,黄朝晖从五个方面分享了对中国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的理解。

  第一,REITs的推出本质上是金融系统改革的必然。世界各国对于REITs市场发展的主要诉求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需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中国实体资产的体量庞大、类别多元、风险特性多样、生命周期长,以银行为主导的融资体系存在期限错配、流动性错配与信用错配等内生问题,REITs是提升直接融资的必要创新;二是需要资本市场平台来实现资产处置与金融风险疏解,伴生而来的正向功效还包括:提升市场透明度、提高市场监督力度、平滑市场波动周期、形成市场化的基础设施资产价值发现机制等,以上都使得REITs成为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

  第二,权益属性与公开发行是REITs的基本特征。过去多年,资产证券化、类REITs市场快速发展,原始权益人、投资者与中介机构普遍习惯于固定收益属性的产品逻辑。而公募REITs定位权益属性,与以往类REITs不同,在尽职调查、资产重组、估值模型、路演销售、询价发行、运营管理等全过程,都要立足公开发行的权益属性,有助于盘活实体经济存量。中金公司认为:在REITs发行上市前的工作组织中,投资银行具备综合专业优势,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勇于创新担当、推动我国权益REITs产品的有序发展。

  第三,关注试点阶段REITs的后市表现。稳健向好的后市表现、合理的流动性是公募REITs试点阶段的重要目标,更是公募REITs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此前,市场关注更多的是基础资产范围、产品结构、国资流程、税务筹划等技术问题,在培育稳定的REITs投资需求、设计合理的交易机制、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形成有效的价值发现机制、以及持续完善相关投资者保护制度等方面,也需要参与各方给予同样关注。

  第四,起步版本的基础设施REITs中,基金管理人与原始权益人的长期合作与绑定是治理结构的核心。大家喜欢用“联姻”来类比现阶段的公募REITs:REITs发行前的资产重组上市过程,就像是一场婚礼,投行就像是“红娘”,帮助原始权益人和公募基金完成一场联姻;而上市以后REITs的长期运营管理,则有赖于“公募基金管理人和原始权益人”的和谐“婚姻”:双方要归位、尽责、利益绑定。目前,监管机构明确要求,必须压实公募基金责任,为投资者把好关、守好门;原始权益人通常也是受托运营管理方,要切实发挥运营管理专长,在受托范围内做好资产运营管理;双方联手,为原始权益人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并为基金持有人创造价值。中金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金基金积极参与公募REITs业务试点,与投行部高度协同、一体化服务原始权益人、服务投资者。未来也将持续进行开创性探索。

  第五,提升管理能力、激发经营活力是REITs市场长期发展的最主要任务。做活REITs市场要把握三项核心要素:一是优秀的主动管理能力,二是顺畅的资产循环,三是合适的资本伙伴。要充分认识REITs作为商业运营平台的价值,激发其经营活力,持续培育主动管理能力、鼓励资产良性循环。

  黄朝晖表示,总体而言,中国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发展中要继续对REITs一二级市场进行悉心培育。中金公司将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充分利用中金长期在海外从事REITs业务的丰富经验,以及中金相关业务牌照齐全的优势,推动中国基础设施REITs进入“经营活力提升,资产质量改善,估值良性反馈”的正向循环发展,为中国REITs行业发展作出中金的贡献。

  黄朝晖表示,中金公司将投入足够的资源,帮助北京市和各级政府和企业,充分利用好REITs产品,盘活存量资产,降低杠杆,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