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中证报评论:美联储猛药成毒药

薛瑾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为了应对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北京时间16日凌晨,美联储出乎市场意料祭出“一揽子”大招,包括降息100个基点至近零区间和启动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QE)计划等。但从市场短期反馈看,本来寄希望于成为一剂“猛药”的政策反而成了一剂“毒药”。

  在疫情持续发酵的形势下,单靠这些货币政策手段,稳不住市场,也稳不住经济。如果希望这些政策发挥效果,还得首先控制住疫情。只有当疫情得以控制,才会让恐慌情绪平复,恐慌性抛售才会得到遏制。上周五,美国宣布国家紧急状态等举措收到市场积极反应已印证了这一点。

  上周,美股经历黑暗的一周,不仅一周内经历了两次熔断,而且结束“长牛”跌入技术性熊市。同时,市场恐慌指数大幅飙升。在通过释放流动性为经济提供缓冲的同时,美联储这一时间节点祭出此大招,托市意味也较为明显。

  但一石激起千层浪。美联储这一举动,并没有给市场带来缓释作用,反而给恐慌情绪火上浇油。受此消息影响,16日美股股指期货大幅走低一度触发熔断,亚太股市全线下跌,欧洲股市更是普遍暴跌。晚间美股三大股指开盘暴跌,标普500指数跌逾7%,触发两周以来第三次熔断。

  不管是从政策内容还是推出时点来看,美联储此轮举措都是恐慌情绪的助燃剂,而难以充当“解药”角色。

  首先,降息至近零水平、重启大规模QE,都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时的非常规举措,而全球几大央行共同行动确保美元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性、降低贴现窗口一级信贷利率等也是“危机工具箱”里的工具;其次,本次紧急行动已是美联储本月第二次意外行动,且推出于距离下次货币政策会议(当地时间17日-18日)日期不足三天的时点,显得迫不及待,让不少投资者从中解读出微妙信号。

  目前,疫情仍在发酵的情形下,美联储的这些经济刺激措施成效难以如愿发挥。首先,从实体经济方面看,疫情暴发,一些企业停工停产,消费受阻,补充流动性解决不了实体经济短期的“停摆”。其次,这些举措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压力,但市场本轮震荡由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目前疫情因素及其造成的经济受损程度目前主导着市场情绪,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前,情绪危机料将继续传导至市场。疫情因素还将此前市场和经济积累的风险放大,让债台高筑等原本的脆弱面暴露无遗。

  市场担忧的主要焦点在于,一方面,美联储的政策空间几乎耗尽,工具箱已经见底。如果未来出现进一步的压力和风险,货币政策会不会“弹尽粮绝”?另一方面,美联储如此急切、猛然发射“火箭炮”般的政策响应,是否暗示政策制定者们预见了市场尚未反应的更大风险。

  美联储急需补充新的工具,如通过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手段,直接影响长期利率,稳定市场及金融机构预期,根据经济与通胀情况的改变随时调整国债购买规模,以应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之需,增强政策的可持续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