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提升区域定价能力 推进期货市场国际化

徐昭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一带一路”建设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带来广阔的空间,也为中国期货市场打造区域定价能力提供了机遇。多位专家认为,当前推进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仍存在一些挑战,应该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机遇,找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实现共赢,我国期货市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定价影响力就会得到提升。同时,还应优化现有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使之更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易习惯。

  提供良好发展机遇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为欠发达国家,开展国际经贸合作伴随一定风险,而期货交易的目的就是规避风险。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韩乾表示,在现有“全球化”背景下,“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强化相关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联系。这些国家的实体企业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将会增加,因此会给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广发期货董事长赵桂萍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众多,其原油、铁矿石、天然橡胶和棕榈油等产品产量较大,与中国贸易量也很大。这当中,实体企业和贸易商有巨大的套期保值需求,投资者有跨市场套利的需求。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他们能够利用中国的期货市场满足自身需求。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期货市场提供了百年难逢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但这一区域商品期货市场发展严重不平衡。而我国通过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整合沿线资源,能够为期货市场开放、重构定价规则和逐步改变货币体系带来机遇。

  国际化进程挑战仍存

  “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中的一大挑战是市场结构,包括交易基础设施、交易规则、监管制度等,还未完全与国际市场接轨。”韩乾认为,金融市场的演化是内生性的,市场结构与一国的实情交相互动,并最终相互适应。虽然这种适应成功解决了我国期货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但可能给正在推进的国际化进程带来一些不便甚至是阻碍,因为有一些适合我国的制度和规则与国际市场现有结构、通行规则、监管理念和制度存在较大差异,有些还有冲突。此外,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中还面临一个挑战,就是要控制好开放过程中带来的市场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也认为,国际投资者、做市商等都需要时间来熟悉我国交易制度,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田利辉认为,当前,我国众多期货从业机构规模相对较小,常年依赖单一通道类业务盈利,创新发展不足。

  赵桂萍认为,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最大的挑战是法治化建设未能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期货行业缺少宏观层面的法律基础,目前只有《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且对国际化、适当性、投资者保护等关系期货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均未涉及。

  多措并举提升定价影响力

  对于如何提升中国期货品种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定价影响力,田利辉认为,应该聚焦西方发达期货市场尚未关注的商品期货新品种。其中,重构和发展他国认可的期货交易平台,是建设大宗商品区域定价中心和推动资本市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

  卞永祖建议,加快金融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修改、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银行制度创新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接轨。同时也要创新更多金融产品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需求,比如浮动利率债券、零息债券、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定等。这一系列的金融创新,不仅可以吸引更多金融投资者,也会促进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赵桂萍认为,一是要尽快推动《期货法》出台,对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市场进行全面规范,对场外衍生品交易进行适度监管,使期货市场能在国民经济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国际化进程要加快,既要推动具备条件的品种尽快实现国际化,也要继续推出新的品种和期权。三是期货公司要不断修炼内功,注意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要敢于抓住历史所赋予的机遇。

  韩乾则表示,根本还是要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实现合作共赢。根据不同国家贸易特点、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的不同,找准当地企业在定价和风险管理方面的需求。找准需求、实现共赢是核心,只要能够发现真正的需求,企业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真正用到我们的期货品种,用它们来定价和进行风险管理,那么我国期货市场就自然而然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定价影响力。

  同时,韩乾认为,围绕需求还应优化现有期货市场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制度,使之更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易习惯,努力提高这些国家和地区企业参与期货交易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比如在“一带一路”沿线设立商品期货交割库;对相关国家和地区需求很高的品种进行量身定制,给予交易优惠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