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致力于经济理论和政策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宏观经济、产业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领域,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文章二百余篇,独著、合著、主编学术著作20余部。
他是近年来一系列产生广泛影响的研究成果的直接领导者和主笔,包括与世界银行联合进行的《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社会》等研究报告,提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放缓、进入增长阶段转换等观点的著作《陷阱与高墙:中国经济面临的真实挑战与选择》等。
他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起草者之一。曾多次获得全国性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奖励,包括两次获得经济研究界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发展研究特等奖等。
“推进新型城镇化,确实需要政府重新定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应支持而非替代市场力量,促进形成新的城镇化格局。在政府战略发展规划框架下,使城市顺应市场力量,更自然、更有效地成长。
刘世锦指出,在下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将城市融资建立在更可持续的基础上,同时形成有效约束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从其他一些国家的经验看,靠市场纪律往往不能抑制地方政府举债,因此需要对债券市场、银行和影子银行一视同仁地进行监管,以确保地方政府的财政纪律和融资的竞争能力,同时避免对金融体系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刘世锦认为,应以更为市场化的方式配置农村土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明确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具有平等进入市场的权利,对已经进入城市土地市场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分类处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依法进行管理。
进城农民是生产者创新者
中国证券报:近几年城镇化是一个热点,但在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的问题上,看法似乎并不一致。如何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
刘世锦: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这似乎是一个很初步、很基本的问题,但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在一些大的方向上走偏,甚至出现原则性错误,根源就在于把一些基本问题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推进城镇化?简单地说,城市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使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乃至创新,都能创造出更高的生产率。
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城镇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人均GDP水平通常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城市的规模每扩大一倍,全要素生产率将提高3.5%到8%。最近一项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经合组织国家,事实上,聚集效应同样存在于发展中国家。据估计,中国城市的规模每扩大一倍,其生产率将提高10%。这是传统的农业或农村社会向城市经济和社会过渡的基本原因。
农民进城,是要过好日子。人们经常在算账,解决一个农民工进城,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和住房等,要花多少钱,支付多少成本。这样考虑问题,思路上有偏差。农民进城,首先要比在农村时创造更多的财富,有更高的生产率,这是最基本的一条。农民进城并不是索取,首先是创造,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这些都涉及到我们对为什么要搞城镇化这个基本问题的理解。
中国证券报:新一届政府以新型城镇化作为施政重点之一,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的“新”?
刘世锦:这个“新”可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高效”、“包容”、“可持续”,这是我们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的一项关于中国城镇化问题的课题中提出的。这项研究借鉴国际经验,对中国的城镇化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不少有创意的观点和政策建议。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更有效率的流动而得到更好配置,以支持高效增长;包容性不仅体现在发展成果被更加广泛地分享,特别是被转移到城镇的以及仍然留在农村的居民所分享,更重要的是参与,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全体居民能够比较平等地获得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机会;而可持续,既要体现在资源和环境上更具持续性,也要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