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不断趋严 货币基金发展充满变数

今年3月底,监管层召开闭门会议,就T+0监管政策征求意见。其中,“投资者单日、单账户每日的快赎额度为1万元”的限制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与此同时, 随着货币基金T+0业务监管趋严,基金公司电商部门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应对方式。在监管不断趋严以及相似产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货基的发展充满变数。

货基快取限额政策待出

业内人士预计,在资管新规的影响下,银行理财选择“自行研发”类货基产品的意愿将大幅提高。一旦更多类货基产品“上架”,将不可避免的对货基产生挤压,形成资金分流。

  去年以来,关于货基流动性风险的讨论不绝于耳。今年3月底,监管层召开闭门会议,就T+0监管政策征求意见。其中,“投资者单日、单账户每日的快赎额度为1万元”的限制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在该政策悬而未决之际,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资管已经迅速展开了行动。近日,有银行资管推出了“类货币基金”的净值浮动但显示基准七日年化的高收益流动性产品,目的之一在于在货基快取1万限额政策落地时取代货币基金。

  业内人士预计,在资管新规的影响下,银行理财选择“自行研发”类货基产品的意愿将大幅提高。一旦更多类货基产品“上架”,将不可避免的对货基产生挤压,形成资金分流。

  在监管不断趋严以及相似产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货基的发展充满变数。

  尽管货币基金单日快取限额1万元的政策迟迟未最终落地,但不少银行资管近期纷纷推出了“类货币基金”的净值浮动但显示基准七日年化的高收益流动性产品。这类产品普遍具有“当日计息、可快取”的特征,推出的一大目的正是为了在货基快取1万限额政策落地时,重点推出来取代货币基金。

  日前,某股份制商业银行旗下一款名为“N天成长”的债券型理财产品向外开放募集。其宣传推介材料显示,该产品同时具备“收益稳健+0申赎费+买入灵活”三大优势,起投金额为5万元,以1000元的整数倍递增。

  可以看到,该产品强调的“稳健增值、零申赎费、每日开放”概念,与此前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有明显差别。在风险提示方面,该产品明确表示,“不保证本金和收益,投资者可能会因产品说明及公告所列蒙受损失。”

  在业内看来,这是一款典型的“类货基”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从募集情况来看,不少客户虽对净值型产品和预期收益类产品的区别较为模糊,但还是对该产品保持了较高的热情,目前该产品设置了每日4亿元的额度限制。

  在此之前,该银行还推出了一款名为“天天成长”的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该产品起投金额同样为5万元。该产品除了收益稳健外,还可以“T+0”起息,同时100万以内可实时赎回,与货基规则极为相似。

  华南一位公募人士向记者表示,这类银行理财产品模仿货币基金的规则设计,公布七日年化收益率和万份收益,同时又具有高流动性,很可能会对货币基金构成一定的替代作用。而且他们受到的限制较小,操作亦可更灵活。

  沪上一位资深公募电商人士亦表示,为了应对资管新规的净值型转型要求,银行确实在积极推动此类“类货基”产品的上线。尤其在货基T+0政策未落地之前的这段时间,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该人士颇为无奈地表示,目前基金公司没有任何能替代T+0业务的办法,只能被动地面对银行的冲击。

  不过,上述人士表示,在货基T+0限额的政策还未落地之前,基金公司还是有机会和空间去做一些准备的,例如在垫资模式这块进行更好的完善,此外与余额宝平台和理财通平台建立合作关系也是基金公司努力的方向。(21世纪经济报道 )

货币基金T+0垫资模式生变

 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电商部门总监直言,监管趋严进一步挤压货币基金T+0业务的空间,银行资管近期都推出类货币基金产品,但基金公司目前仍未有较好的替代模式,只能尽可能地完善垫资渠道。

  随着货币基金T+0业务监管趋严,基金公司电商部门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应对方式。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已经有不少银行渠道主动寻找基金公司合作。

  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电商部门总监直言,监管趋严进一步挤压货币基金T+0业务的空间,银行资管近期都推出类货币基金产品,但基金公司目前仍未有较好的替代模式,只能尽可能地完善垫资渠道。

  自有资金垫付模式生变

  今年3月27日,监管层召开关于货币基金销售及T+0垫资业务规范的会议,明确“除具有基金销售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外,基金管理人、非银行基金销售机构等机构及个人不得以自有资金或向银行申请授信等任何方式提供垫资,不得使用基金销售结算资金为T+0业务提供垫资”,不少基金公司的垫资模式将发生变化。

  所谓垫资是基金公司为了实现T+0模式而做出的应对手段,这并不是基金合同中规定的业务,只是基金公司为了让客户得到更好的体验推出的增值服务。目前基金公司大多数采用的都是银行授信模式,即银行渠道担任垫资主体,基金公司用多少就偿还多少,自身只承担隔夜利率成本,但依然有不少基金公司会有部分额度以自有资金来进行垫付。

  早在2016年,监管层就对T+0垫资的主体和资金来源进行摸底。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电商部门人士称,今年将会逐渐出台相关规范文件,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调整T+0垫资模式。

  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电商部门总监坦言,近来不少银行渠道主动上门寻找基金公司进行垫资合作,称可以提供足够的T+0垫资额度,而基金公司也会逐渐将自有资金垫付改成与这些银行合作。“银行不要求直接收取费用,而是垫资当天所付出的垫资规模享受当天货币基金收益率,也就是说,如果让银行渠道垫资,这部分资金当天的收益将归银行所有。”

  另辟蹊径并不容易

  当然,基金公司还有其他选项。

  5月4日,余额宝宣布开放,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和中欧滚钱宝货币A首批对接,将一键复制余额宝所有功能。

  据记者了解,首批测试的基金公司并不止博时基金和中欧基金,只是这两家公司最先上线,另有数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仍在测试中,包括多家已经在蚂蚁财富号上线的基金公司。

  上述大型基金公司电商总监表示,对接余额宝可以更快实现规模增长,且不用担心T+0垫资的问题,但合作并不容易,基金公司只能在余额宝平台和理财通平台二选一,目前在测试的货币基金都是未在理财通对接的产品,主要以第二梯队的基金公司为主。另外,余额宝平台本身对货币基金也有自己的挑选标准,并非任何公司的产品都有合作机会。

  另有基金公司电商部门人士透露,在T+0垫资业务上没有太大优势的基金公司或许会逐渐降低这部分业务的重心,“有的公司不再考核货币基金规模,对电商部门而言降低了对货币基金体量的要求。当然,也有基金公司会选择以机构客户为主,不用担心每日T+0额度。”(证券时报)

货基发展充满变数

银行类货基产品如何估值,将直接影响后期对货币基金造成的分流作用。不少银行表示,将把研发T+0的类货基产品作为净值型产品转型的突破口,如若这类产品届时要采用市值法估值,吸引力或受到较大影响。

  在货基与银行类货基产品的拉锯战中,一个受关注的点是两者受到的监管规则是否应该统一。尤其在银行类货基产品的估值上,是可以如货基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还是按照市价法估值,资管新规对此并未明确。

  银行类货基产品如何估值,将直接影响后期对货币基金造成的分流作用。不少银行表示,将把研发T+0的类货基产品作为净值型产品转型的突破口,如若这类产品届时要采用市值法估值,吸引力或受到较大影响。

  在4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不久,即有监管部门相关人士指出,现有法律法规已对货币基金的投资运作、估值及份额净值计价等做出系统性规定,资管新规不涉及对货币基金现行规则的调整。这意味着,货币基金可以继续采用摊余成本法。

  而银行推出的类货币产品在同样使用摊余成本法之余,并未受到如货币基金一般的严格监管,在久期和流动性方面受限较低,对于这样的差别,有公募人士直言“有些不公平”。

  当然,类货币产品对货币基金能带来多大的分流作用,尚充满未知。客户究竟会因无法接受银行保本产品转为净值型产品而转向货基,还是选择银行理财“自行研发”的类似货基T+0产品,目前很难估量。

  中泰固收团队5月8日在分析货币基金未来发展时指出,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中,货基的发展充满变数。

  中泰固收团队分析称,一方面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的环境下,投资者特别是散户在短期内可能无法适应,部分资金或将转向货基,对摊余成本法的货基形成一定的支撑。但另一方面,货基的“摊余成本法下类保本”这一属性将不可避免的限制货基自身的发展。风险准备金计提比例的升高会限制货基扩张的规模和速度。同时,在资管新规的影响下,存在着银行理财选择“自行研发”类似货基产品的可能性,如果类货基产品最终“上架”,将不可避免的对货基产生挤压,形成资金分流。

  中泰固收团队还谈到,一季度货基的高收益率预计难以维持,存单和短融的收益率在一季度末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对货基收益率无法形成有力支撑。上周五银保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对于未来银行表内资金购买公募基金规模将产生一定影响,货基还可能面临着一定赎回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 )

中国证券报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1-2024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