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行业房地产新三板市场股市期市债市研报宏观海外基金港股信息披露行情交流金牛奖新媒体
首页 > 新闻 > 重要新闻综合稿件 > 11月新闻 > 证监会整肃突击保壳 > 利润调节方式花样百出

利润调节方式花样百出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7-11-13 09:29

  2015、2016年连续亏损的*ST昌鱼(600275.SH)日前公告称,拟将控股子公司鄂州大鹏畜禽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大鹏畜禽”)99.9%股权,以1.0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霍尔果斯融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ST昌鱼将获得投资溢价收益4293万元。

  常年游走在退市边缘的*ST昌鱼为保壳而突击出售资产的做法并非首次,而这样的上市公司也远不止*ST昌鱼一家。每逢年末,一些上市公司便使出全身解数,通过重组、变卖资产、会计调整等花样百出的方式调节利润,有些交易甚至还涉及关联交易,这也让交易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问号。而交易目的则大多为规避戴帽(ST)或保壳续命。

  证监会已注意到上述问题,发言人常德鹏日前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此外,交易所正在研究完善退市财务类指标,优化退市制度,促进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充分发挥好资本市场的功能。

  有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监管层的表态可能是为了完善退市制度,“对于年末进行利润突击调节的上市公司现在要加大业绩调节成本,还原上市公司真实财务情况,这些将为后续进一步探讨完善退市制度打下基础”。

  多方业内人士认为,应从三点突破解决“退市难”:打开IPO大门、堵住壳资源买卖、取消暂停上市等缓冲环节。

  为了规避戴帽或保壳续命,上市公司的业绩调整“大法”可谓五花八门,一石数鸟的资产甩卖、会计调整扮靓业绩等在A股早已司空见惯,*ST昌鱼、海虹控股(000503.SZ)等多家公司均有此嫌疑。

  自从上市后,*ST昌鱼多次游走在退市、扭亏的边缘。数据显示,2004年,该公司净亏损6200余万元,2006年到2007年,又连续两年亏损,徘徊在退市边缘。此后,到了2012年、2013年,该公司净利润再次为-512万元、-3906万元,可2014年却突然实现净利润576万元,随后的2015年、2016年再次出现亏损。

  巧合的是,该公司2014年实现盈利的方式与日前的公告如出一辙,同样是出售资产。2014年12月,该公司将全资子公司三山湖渔业开发有限公司、鄂州市武昌鱼出口基地渔业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北京华普馨园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普馨园”),从中获利约3100万元,从而扭亏为盈,避免了暂停上市的命运。

  不少上市公司出售资产扭亏,都是通过关联交易实现,*ST昌鱼2014年出售资产亦是如此。根据当时披露,华普馨园的实际控制人翦英海,同时也是*ST昌鱼的实际控制人。此外,*ST沈机(000410.SZ)、*ST万里当前出售资产的接盘方,均是相关公司关联方。这一定程度上也让交易真实性存疑。

  与*ST昌鱼一样,*ST沈机出售资产,不仅是为了保壳,还试图实现甩包袱的目的。*ST沈机10月28日公告称,将所持子公司中捷机床、进出口公司、加拿大公司等三家公司100%股权,以及所属分支机构机床一厂等全部资产、负债出售给沈机集团,而交易作价仅为1元。

  2015年、2016年持续亏损的情况下,*ST沈机今年前三季度亏损幅度还在扩大。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ST沈机净利润亏损额为7.82亿元,扣非后亏损7.85亿元。而前两个年度,该公司分别巨亏6.4亿元、14亿元。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累计亏损已高达28.3亿元。

  在此背景下,拟出售资产已成为*ST沈机的沉重负担。数据显示,上述拟转让资产评估值约为70亿元,总负债评估值则为71亿元,处于资不抵债状态。

  除了ST公司,其他上市公司也通过出售资产调节利润,因控股股东“仲裁式”卖壳,广受市场关注的同洲电子(002052.SZ)就是如此。2014年、2016年,同洲电子巨亏4.16亿元、6.1亿元,2017年前三个季度,亦亏损2836万元,只有2015年盈利6713万元。

  2014年亏损之后,同洲电子就不断甩卖资产。2015年12月,该公司将持有的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同洲信息港有限公司9.0243%、51%股份转让,交易作价2050万元、2900万元。2017年4月,该公司又以1.5亿元的价格,转让共青城猎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7.05%股权。根据披露信息,前两个被甩卖的资产在2015年前11个月、2014年均处于亏损状态。

  用会计手段调整业绩,使得财务报表部分数据“看起来很美”,这个招数在上市公司内部并不少见,但因此重新追溯调整后便出现业绩大幅缩水。


中证公告快递
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


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