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监管背景下,2017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迎来新格局,并购重组市场分化进一步加剧。忽悠式、跟风式跨界并购得到明显遏制,产业并购逐渐成为并购重组市场的主流。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将带来新一轮并购潮,预计2018年的并购市场将更为活跃。
强监管加速“挤泡沫”
2017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开始进入“挤泡沫”的过程。“目前A股整个并购市场的交易额较去年下滑近三成,截至12月10日的统计额是8200亿元。从上市公司公告来看,今年并购重组额下滑超过30%。”添信资本董事吴旻表示。
实际上,从去年9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后,A股并购重组的“挤泡沫”便已经开始。特别是从并购重组审核上来看,今年1-5月,共有52例并购重组项目上会,较去年同期的107例大幅减少。在加强监管的背景下,重大资产重组终止的案例大幅增加。1-5月,共有约100家上市公司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强监管并不代表监管层有意打压并购重组市场。今年6月17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第六次会员大会上指出,证券公司不能只盯着承销保荐,更要在并购重组、盘活存量上做文章,为国企国资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僵尸企业”的市场出清、创新催化等方面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加快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
在此背景下,6月份以来,并购重组的审核明显提速。今年1-5月,并购重组的上会企业数量分别为10家、6家、14家、11家、11家,6月上会企业数量则增至26家,7月为21家。今年10月和11月,并购重组委员会共召开9次会议,审理20个并购重组项目,过会率更是达到100%。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并购重组过会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审核标准降低,监管部门依旧会对产业并购持鼓励态度,对借壳交易、跨界并购继续从严审核,同时严厉打击“忽悠式重组”,遏制借并购重组进行套利的行为,坚持正确导向,去伪存真,以促进并购重组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指出,证监会党委已经决定成立发行与并购重组审核监察委员会,对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实行全方面的监察,对发审委和委员的履职行为进行360度评价。要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终身追责。
产业并购热潮兴起
长城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并购重组市场的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例如,过去几年非常流行的借壳交易、跨界并购将更加困难,监管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相对而言,产业并购会逐渐成为并购重组市场的主流,并有望得到政策的重点支持。
12月12日,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指出,强化监管和稽查执法,严格遏制“忽悠式”、跟风式及盲目跨界重组,在已审结的并购重组交易中,同行业、上下游产业整合单数占比不断提高,监管政策对市场的正面引导效果更加明晰。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通过重组上市实现做强做优做大,并购重组的质量大幅提升,“炒壳”现象明显降温,市场估值体系回归理性。
今年以来,“高估值、高溢价、高杠杆”的“三高”交易失败比例增加,监管部门对“三高”交易的审查日趋严格。据统计,今年已有40余单项目报审后申请撤回,多数为上市公司跨界向第三方购买高溢价高估值轻资产。不少“高杠杆”收购也最终折戟于交易所的问询函下。
在今年3月24日举行的证监会例行发布会上,邓舸表示,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及时分析研判并购市场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规则,重点遏制“忽悠式”、“跟风式”和盲目跨界重组,严厉打击重组过程的信息披露违规、内幕交易等行为,更好地引导并购重组服务实体经济,抑制“脱实向虚”。
随着国内监管政策的引导和规范推出,相较2016年的爆发式增长,2017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也明显降温。普华永道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达572宗,金额977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4.8%和38.9%。
在套利式并购和海外并购减少的同时,产业并购热潮逐渐兴起。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产业整合的并购占并购重组项目数量九成以上。同行业、上下游产业并购成为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