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闻道网络冲刺精选层获首轮问询

吴勇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闻道网络日前冲刺精选层被首轮问询,涉及公司行业地位、竞争优势、客户稳定性、募集资金用途合理性等方面问题。此次公司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不超过536万股,募集资金将用于泛优化技术升级及平台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深耕数字营销领域

  招股书显示,闻道网络是数字营销领域专业提供全媒体优化解决方案的技术服务型企业,致力于增强全媒体用户体验,以结果为导向、以数据为驱动、以技术为路径,为客户实现敏捷的品牌塑造和精准的网络营销,推动客户业务增长。

  据闻道网络介绍,公司基于对数字营销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洞察,通过研究互联网用户的行为习惯,不同行业品牌的传播策略,以及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知识分享平台、视频网站等媒体平台的信息分发规律和内容展现策略,形成全媒体优化解决方案。

  有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年来,数字经济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内容,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线,并在逐步推动产业界和全社会的数字转型。数字营销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市场需求不断爆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营销技术、架构、方式的变革。

  市场研究机构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年中国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市场白皮书》显示,2018年中国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增速21.2%,规模达到538.3亿元;2021年中国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接近1008亿元,实现23.2%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受益行业发展的高景气度,报告期内(2017年至2019年),中投咨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96.33万元、9740.79万元、1.4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8.34万元、2103.41万元、3858.67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8.38%、53.21%、56.58%。

  市场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式增长、海量聚集的特点。中国作为世界领先的数字技术和应用大国,前沿技术不断发展,数字营销凭借着自身优势也在飞速发展,逐渐获得营销市场的认同。

  在数字营销方面,消费品、汽车、房地产等传统行业需求最为迫切,因为这些行业与最终用户越接近、与消费者产生互动体验越频繁、购买决策后期较长的行业,也将率先从数字营销中获益。整体来看,在中国宏观经济的下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大背景下,数字营销市场规模仍保持稳定增长。

  闻道网络指出,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向多领域客户提供数字化营销整体优化服务解决方案,在行业积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随着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等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国内网络媒介“分散化”程度加剧。

  为适应营销手段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以及满足客户对整合营销传播服务的需求,公司需要通过增大训练样本和优化算法,加大对各网络媒介和电商交易平台海量信息数据采集、记录、分析、应用及优化力度。

  此次,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7900万元用于泛优化技术升级及平台建设项目,有助于闻道网络扩展公司网络媒介的深度及广度,保持公司行业地位。

  闻道网络表示,项目建设完成后,一方面公司的数据抓取能力及优化算法能力将显著提升,不仅满足客户对于全媒体整合营销的要求,同时满足公司对于自身品牌塑造的需求。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开发运营效果监测系统,针对各平台曝光位置、曝光内容、曝光效果进行监测,并提供量化分析和决策支持,为客户实时提供数字营销效果,大幅提升公司服务能力,使公司在整个数字营销领域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行业地位受关注

  在首轮问询中,闻道网络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受到全国股转公司关注。招股书显示,公司一直专注于全媒体优化技术开发和方案设计,全媒体优化业务在行业享有品牌优势。

  公司长期以来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45项,软件著作权以系统软件为主,涉及SEO环境分析、小红书分析、天猫数据分析、知乎数据分析等全媒体优化服务的各个方面。

  公司以自有系统软件为基础,形成了多项核心技术:如关键词收集系统、基于NLP的关键词分类系统、SEO精准投放系统、链接分析系统、泛优化分析系统等。核心技术人员从事搜索引擎优化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

  对于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监管机构要求闻道网络结合服务定价、客户需求、优化效果等方面,补充披露公司业务模式与竞价广告排名业务模式相比的优劣势;补充披露核心技术属于行业共性技术还是公司特有技术,若是特有技术,详细披露公司核心技术的独特性和突破点。

  结合核心竞争力关键指标,监管机构要求公司披露核心技术相比于同行业公司同类或相似技术的异同,使用易于投资者理解的语言及数据充分分析其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充分披露公司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劣势;结合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学历背景、研发团队构成、研发投入情况、技术储备情况等,补充披露公司现有研发体系是否具备持续创新能力或公司技术持续创新的机制,在研项目的主要方向及应用前景,技术储备及技术创新的具体安排,新技术是否有助于提升发行人的竞争力水平,分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