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次相比之前的十几家私募要求整改,处罚更加厉害!据基金君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已经有吉林 、厦门、河北、广东、安徽等5个地区的证监局对辖区内的16家私募基金公司采取监管措施。
-
近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系列办法实施已有半月,基金募集机构忙于修改管理人与代销机构之间的协议。目前通行的做法是,基金管理人负责制定产品标准、确定风险等级等,而代销机构负责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进行调查、评价和匹配。
-
自从7月1日《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已经10日之余,各机构的相关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相较而言,由于基金公司的销售工作主要由代销渠道展开,较少需要自行进行双录程序,任务量要少许多。但即便如此,仍有部分基金公司至今还在进行系统改造工作,尚未上线新系统。
-
距离自今年2月监管下发《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保本基金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已经过去近5个月时间,但行业对该类基金发行持谨慎冷淡态度,记者发现,目前尚无一只避险策略基金申报成立。与此同时,大批存量保本基金纷纷选择转型或清盘,但对转型为避险策略基金也并不“感冒”。
-
展博投资总裁冯婷婷表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新规实施后,私募机构的合规成本将进一步增加,私募行业二八格局将加速形成。广东汇俊律师事务所律师余伟权认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不会增加太多的合规成本。
-
网购基金流程没有大的变化,成熟的基金销售机构及时推出升级系统,当记者购买超风险(或高风险)基金时,系统将原来的风险提示改为风险提示加投资者风险确认,流程依旧简单。当记者购买股票基金时,风险提示仅有两句话:“该产品为高风险基金,超过您当前的风险承受能力”。
-
7月1日,基金公司陆续发布了关于执行《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相关法规的公告。6月28日,券商翘首以盼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细则终于落地,细则对券商适当性管理技术系统的改造升级给出了6个月过渡期。
-
7月1日,《基金募集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正式开始实施,《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查询几家大型公募基金公司官网发现,华夏、易方达、博时基金在官网明显位置挂出6月30日晚间左右进行电子交易系统升级,暂停服务的通知,7月1日起投资者就可以直接使用升级后的系统进行购买。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胡立峰对记者表示,就公募基金而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以后,对标准、成熟、规范的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没有影响。
-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温志飞告诉记者,他们是依靠互联网销售私募产品,现在没有做现场“双录”,计划在网络操作上做留痕工作,目前正在跟设备供应商沟通。
-
《指引》规定,原有基金投资者,在原购买渠道继续申购原有基金,或申购不超过原风险等级的新基金产品时,不必对风险等级进行重新测评。《指引》还要求基金募集机构要建立健全普通投资者回访制度,对持有R5(最高风险)等级基金产品或者服务的普通投资者增加回访比例和频次。
-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近期各大私募纷纷落实适当性新规,以满足监管要求。据了解,由于需要在系统改造、流程梳理、人员设置上加大投入,私募的运营门槛无形中提升。业内人士分析,这也将进一步强化私募基金行业强者恒强的趋势。
-
据一位接近中基协的权威人士介绍,《指引》的适用范围目前包含了证监会下辖的全口径公私募基金和资产管理业务,即所涉及的产品类型包括公募基金(不含LOF、ETF等场内品种)、私募基金、券商资管计划、基金专户、基金子公司专项计划、期货资管等多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