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富国基金陈曙亮 :关于养老FOF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富国基金多元资产投资部总经理 陈曙亮

  关于第一批养老FOF的投资特点,以及我国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重要性,相信投资者已经很清楚了。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养老FOF你还可能不知道的那些事。

  先来分享第一件事。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明明都可以通过基金组合、或通过智能投顾的方式去做养老投资,为什么要去配置养老FOF?

  的确,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一样的养老投资计划,但养老FOF在产品设计及相关扶持政策上,拥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投资者自己做基金组合配置,申购费和赎回费的交易成本是比较高的,而投资养老FOF的话,如果主要投资对象为内部基金,就免除了双重收费,甚至在规模比较大的时候,申购费几乎可以免除,这对于低风险产品来说,是非常大的优势;其次,在极端情况下,养老FOF可以用类理财的短久期模式运作,将权益仓位维持在非常低的位置,而当牛市来临时,权益仓位上限可达30%,产品运作依然拥有想象空间,而智能投顾就很难做到配置的迅速切换;最后,在可预见的将来,与养老金相关的一些可期待的优惠政策会推出,而养老FOF将极有机会获得税优政策的扶持,届时购买养老FOF是可以享受更多优惠的。

  我们再来看第二件事:有不少投资者会疑惑,养老投资应该是长期伴随的投资,而为什么市面上现有的养老FOF只有1、3、5年封闭期限的形式?而这一特征,与国内市场的特性及投资者的普遍心态有关。

  与国外已发展多年的养老FOF相比,国内现有的养老FOF差别还是显著的。国内的养老FOF为非强制性投资品种,投资期限目前仅有1、3、5年这样相对中短期的期限。而海外养老FOF多数是包含在401K计划和IRAs这样强制性的养老投资计划中,锁定期往往为10年甚至更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这是由于我国投资者盈利体验相对较少,在高波动的市场里,“拿不住”是常态。而对应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给予投资者阶段性的激励——渐进式的盈利体验。从这一角度而言,想要一下子将我国投资者的理财观从短期切换成长期,是相当有难度的。

  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国内流行的1、3、5年期限,分别对应权益仓位30%、60%与80%的上限,这些都是针对国内市场的特性、历史盈利的概率测算得出的,目的就是让投资者能有良好渐进式的盈利体验,在此基础上愿意拉长投资周期。这便是这一批养老FOF的设计初衷。

  总的来说,如果把整个投资体验当作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开始的这几批养老FOF,相当于一次迷你跑或者半程体验,是改变中国投资者理财规划观念的一个初始载体。它们越稳健,带给投资者的盈利体验越多,就越能鼓励投资者转变自身理财观念。

  第三件事,就是养老FOF出现,对于我国公募基金发展的影响是深刻而有意义的。首先,它第一次促使我们个人投资者来反思自己的理财观,很多个人投资者通过股票、银行理财甚至房地产来投资,但能够从宏观资产配置的维度来审视自己的投资者不多;其次,国内基金事业发展20年后,专业投资者通过FOF、养老FOF的形式,有信心筛选出一批值得投资的价值标的;最后,它变相地通过一定锁定期,让投资者能够静下心来感受投资内涵。个人投资若没有时间限制的话,往往会很频繁地去做一些交易,那就变成赌博的游戏。而养老目标基金通过期限锁定带你体验一次定期投资的回报,会为投资者带来相当的成就感。

  今年,是我在富国基金的第十年。前期做过量化方面的研究,同时在企业年金中参与过权益投资,并在固定收益领域沉淀相对丰厚的经验,对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可转债基和海外产品均有涉猎。从自身经历出发,我认为,要想成功运作好一只养老FOF,除了有强大的团队外,还需要有丰富的大类资产配置经验和投资高波动资产时有力的回撤控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长期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体验。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