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编把这本书借给了基金经理 他至今还没还

东方财富网

  对于每天忙于调研、写报告、路演的行业研究员而言,将时间“浪费”在阅读小说上真的是一种“奢侈”。

  然而,就有这么一本小说,被不少券商要求为行业研究员必读。

  它,就是阿瑟·黑利的《烈药》。

  所以,小编今天的任务就是安利这本书。

  美国医药行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烈药》以美国医药工业为背景,描写一位年轻有为的女强人(女主西莉亚),从一个药品推销员起家,遍历艰辛,几经浮沉,终于成为公司总裁的曲折故事。

  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间,美国制药行业上演着商业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博弈,创新药与仿制药的盈利模式博弈,医药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博弈;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医药从业人员的坚持与随波逐流,改变与被改变。

  二战以后,美国医药行业进入快速拓展期,诸多医药企业盈利能力惊人。但是伴随而来的是医药销售代表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实现销售目标向医生夸大医药疗效,甚至忽视其副作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西莉亚见到这种野蛮生长的乱象背后潜在的风险,在公司的会议上提出改革:

  比如让更多的病患合理的用药;

  比如医药销售代表必须提升自己的专业性而非眼里只有销售目标;

  比如医药公司的产品广告中总是以极小的字眼去描述潜在副作用,甚至是只字不提;

  比如同一种药品可能会以几十种名称在市场上销售,病患与医生都眼花缭乱。

  而随即公司即将上市的的一款仿制药“反应停”,西莉亚力排众议,阻止该药在美国的上市。随后不久在欧洲等国家爆出服用该药的产妇生下的胎儿畸形。

  西莉亚也因此获得了晋升。而他的同事却为了某类药品能够快速上市,不惜去挖掘监管部门的相关信息,用类似威胁的方式获得了审批……

  书中还有提及公司花了十余年去研发创新药的过程,在英国费尽心力组建的研发机构目标是研制延缓记忆衰退的药品,最终药品大卖的原因却是因为减肥和春药效果。而在美国本部坚持十余年的新药却在最终上市前发现副作用显著,小说并没有讲述这种新药是否会最终上市,也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医药行业应坚守正直的价值观

  综合来看,《烈药》用一本小说的外衣讲述了二战后美国医药行业快速发展背后的种种进步与乱象。而正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近期国内医药行业的种种现象,似乎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原型或者类似的场景。

  医药行业因为其关系到民生的特别属性,我们需要关注的可能不仅仅是公司的创新,营收,利润等指标,更应该深入去观察公司的潜在道德风险。当然,我们也希望我们的医药从业人员能够像西莉亚一样,坚持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正直的价值观;也希望我们的相关监管部门能坚持改革,不断完善监管的漏洞,让更多的医药企业安心制造良心药,让更多的患者安心使用良心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