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适当关注成长标的超调机会

刘亦千 王博生 闻嘉琦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近期A股市场重心逐步上移,但两市成交量仍在低位徘徊。目前市场对影响股价的几大因素,如盈利、利率以及风险偏好等均有较大分歧:如果从较为保守的角度来看,随着房地产小周期的结束,地产销售和新开工增速均有明显下行,今年地产行业景气度或持续回落,对于A股整体业绩增速形成明显压制;利率上行压力仍在,一方面美联储加息缩表,另一方面监管层延续去杠杆、防风险、抑制金融泡沫的思路;市场风险偏好虽然有阶段性上升,但三季度初仍然面临银行体系自查结束以及自上而下督查开始的影响,当市场对银行风暴再次形成一致预期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风险偏好下行的拐点。

  在这种环境下稳健先行是不错的方式,价值投资依然是主线,短期来看蓝筹行情调整的可能性并不大。国内对冲工具的使用受到限制,传统做多思维主导整个市场,一个趋势确立后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如果要转变可能是从一个极致向另一个极致演绎。到目前为止价值型标的的极致还没有到,趋势延续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继续发掘并持有估值与盈利具有良好匹配度、能够穿越周期的长跑健将是性价比较高的投资方式。近期市场对于漂亮50中的一些估值泡沫已经开始警惕,而数据显示成长股尽管还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但在长时间的调整过程中泥沙俱下,不排除一些好的成长标的被错杀。市场中关注成长股投资机会的声音逐渐增多,从这个角度来讲成长股的投资机会正在显现。

  债券方面,我们维持对债市短期谨慎中期乐观的观点。近期做多情绪在资金面呵护之下重新被点燃,但在7月可能存在预期差被消化、政策面风险加大的情形,市场波动的可能性仍高,追高的风险较大。中期来看,市将场重新面对基本面弱化的现实,在资金面重压逐渐过去之后或迎来一定的机遇,机会与风险并存。

  大类资产配置

  目前我们没有看到明显占优的资产类别,权益市场的相对优势较年初有所下行。市场运行逻辑并不稳定,行业轮动频繁,热点不具有延续性。在这个价值股没到顶点、成长股孕育投资价值的时候建议保持适当均衡的配置,把目光逐渐转向成长股的投资机会,更加注重对个股的选择。债券市场经过连续调整之后出现一些反弹势头,但根基并不稳定,目前中短端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对于长期配置型机构有不错的吸引力。

  考虑到各资产间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仍建议投资者分散化投资。具体配置建议如下:积极型投资者配置60%的权益基金、10%的固定收益基金、15%的QDII和15%的货币基金;稳健型投资者配置40%的权益基金、30%的固定收益基金、10%的QDII和20%的货币基金,保守型投资者配置15%的权益基金、35%的固定收益基金、10%的QDII和40%的货币基金。

  权益基金:

  注重基金选股能力

  投资者可适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性相对较高的投资方向,如侧重持有基本面扎实的行业龙头、中大盘价值型的基金;第二,关注那些注重行业景气度,在浮躁市场中坚守价值投资的产品;第三,亦可关注善于在震荡市中博弈预期差的产品,例如中报超预期的行情;第四,对预期收益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可侧重善于发掘热门主题如“一带一路”、“消费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产品;第五,风险偏好较高且投资期限较长的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具有选股能力、能够切实把握成长投资价值标的的基金。

  固定收益基金:

  维持中性配置

  我们维持国内债市震荡的预期,货币基金的表现值得重点关注。现阶段市场仍面临重振经济增长引擎、美国加息缩表背景下外汇占款下降、货币发行增速下行等中长期因素,在这样的条件下趋势性行情难以出现。短期来看,6月份债市在政策面平淡、资金面吹风下做多情绪重新被点燃,但7月份可能存在预期差被消化、政策面风险加大的情形,市场震荡的可能性很大。短端收益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对于长期配置型机构而言吸引力增强,持有到期或是理想选择。另一方面,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关注那些善于捕捉“预期差”的基金,此类基金一般通过长久期利率债波段操作获取超额收益。

  QDII基金:

  关注传统行业

  全球经济复苏小周期共振,从上游到下游产业链均有不错的表现。以前市场上机会不多,投资者将绝大多数注意力集中于新兴板块;现在经济小幅复苏,纳斯纳克指数中核心股票动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传统行业出现一定升温,有望走出独立行情。

  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可适当关注成熟市场权益型QDII中传统行业占比较高的产品,同时警惕美国加息超预期风险。虽然债市在美元加息之后迎来普遍的修复期,但全球主要国家的通胀趋势大多向上,中长期维持低配债券型QDII的观点。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