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瑞信加入"洋私募"队伍 中国资管市场加速推进国际化

何 思国际金融报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显示,瑞信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瑞信海外投资”)登记成为其他类私募基金管理人。股权穿透后,该公司隶属于全球知名的金融服务机构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

  深耕中国市场

  具体来看,瑞信海外投资成立于今年6月26日,备案于11月28日。法定代表人为徐陟,从业经验较为丰富,曾先后在巴克莱亚洲、瑞银亚洲、高盛亚洲、瑞士信贷集团等金融服务机构任职。

  值得注意的是,瑞信海外投资的注册资本500万元,企业性质为内资企业。天眼查信息显示,瑞信海外投资由瑞信广亚投资100% 控股,而后者由瑞士信贷(香港)有限公司100%持股。

  

  公开资料显示,瑞士信贷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856年的投资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资产总值为4350亿美元,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集团的投资银行部CSFB(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是全球最大的五家投资银行之一。

  其实,瑞士信贷集团早已开拓中国市场,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银行领域。 1985年,瑞士信贷银行便成为第一家在北京设立代表处的瑞士银行。1994年,瑞士信贷银行又将上海代表处升级为分行,又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行的瑞士银行。

  二是在资产管理领域。瑞士信贷集团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参与中国的券商、公募基金等业务。如2005年6月,瑞士信贷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成立了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中瑞士信贷集团持股比例为45%,位列第二大股东。但在2011年底时,瑞士信贷集团将部分股权转让给工商银行,目前持股比例为20%。依托大股东工商银行的优势,工银瑞信在2016年年终基金公司规模(非货币)排名中,升至第二,将老牌基金公司华夏和嘉实甩在了身后。2017年末,排名下滑至第11位。

  瑞士信贷集团对中国市场的布局逐步深入。2008年10月,该集团与方正证券合资成立了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专营投行业务。其中,瑞士信贷集团出资约2.7亿元认购了33.3%的比例,方正证券持有66.7%的股份。

  看好中国股票

  深耕中国业务多年后,瑞士信贷集团于2017年3月成立了外商独资企业。其孙公司瑞信海外投资也于近日获得其他类私募管理人资格,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瑞信海外投资应该是一家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机构。

  今年6月,中基协发文称,QDLP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应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鉴于QDLP的跨境投资范围涉及境外的证券、股权和另类投资等多个领域,因而可登记为“其他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3日,登记为其他私募基金管理人的QDLP共有18家,其中有7家机构的母公司还同时拥有PFM(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资格。

  在投资方向上,瑞士信贷集团表示,看好亚洲股票的投资机会。11月30日,该集团发布对2019年的投资展望,在投资类型方面,其预计股票和新兴市场强势货币债券等风险资产在未来一年可能反弹,而IT和医疗板块的吸引力可能继续增加。

  此外,瑞士信贷集团还表示:“尽管前景仍有高度不确定性,但因2018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大幅度调整,风险应该已经基本消化。预计中国企业在2019年或实现两位数盈利增长。考虑到颇具吸引力的风险回报,我们仍看好中国股票。”

  促进私募健康发展

  近年来,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从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来看,已有16家外资机构获得相关资格,且在去年底全球资管公司规模排名前五的机构中,贝莱德、瑞银、富达3家均已成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从产品数量上看,16家证券类外资私募已发行24只产品,今年备案的产品就有19只。

  对此,卿云投资总经理杨振宁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国市场逐渐发展壮大,“A股逐渐国际化以后,比如MSCI和富时罗素都在陆续加大对A股的纳入权重,这些海外机构就算本着被动配置的思路,也会相应跟随”。

  二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大。“比如,上海已进行很多跨境投融资试点的项目,还有近期很多相关政策都落地了,包括放宽券商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等。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全球资管巨头进入中国,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将会进入中国资本市场领域。”杨振宁表示。

  那么,外资私募加速入场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无论是否面对重量级外资机构的入局,私募行业优胜劣汰都是必然的趋势。竞争难免伴随着洗牌的阵痛,外资机构进入后,将更加考验境内私募机构对市场的洞察能力,以及对本土资源和本土优势的整合能力。”资深私募分析人士陈熙伟分析认为,这会促进中国私募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外资机构的入场,对中国资本市场、本土机构都是个机遇,本土私募可以择优学之,而外资进入后,市场也会水涨船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