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量化私募“懵了” 高频日内回转交易成增强收益利剑

杨建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在目前市场这种成交低迷的困境之下,主动型+量化的“T+0”策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私募的重视,尤其是在股票策略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下,纯利用底仓日内高抛低吸的策略成为弱市行情下私募增强收益利剑。在调查中有私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日内回转交易年收益高的可以达到15%以上,一般平均收益可以在8%左右。

  “僵尸股”蔓延量化私募陷入两难

  近期市场成交量低迷,导致很多小市值股陷入“无水”境地,一天成交不到百万股的个股比比皆是。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在9月30日,A股超过653只个股出现成交总量不足万手的情况。从成交金额来看,A股市场3551只个股,成交金额低于2000万元的个股多达1451只,占整个市场的40%。

  每当市场环境下行的时候,私募产品清盘也多了起来,私募产品发行降至冰点。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继续缩水,自今年1月份以来持续缩水长达7个月。产品发行量创新低的同时,私募产品的募资更为艰难,近期知名百亿私募发行产品竟然只募到几百万元,令市场唏嘘不已。格上理财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私募行业平均收益为-7.18%,8月股票策略平均亏损更是超4%。

  股票多头业绩的不佳导致不少股票多头策略私募基金向量化投资私募转型,主要是因为量化投资策略主要以被动持有投资为主,研发运营开支较低,追求相对稳健回报,同时还可以扩大资产管理规模赢得一定竞争优势,不少私募基金想借此打开新的募资空间。不过近期的市场低迷成交却使得量化投资私募陷入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希望尽早做大资产管理规模养活自己,另一方面低迷的成交量使得策略失效导致业绩下滑。

  今年6月以来,A股“僵尸股”现象就已加速显现,而“僵尸股”的出现对于量化对冲策略的私募基金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在私募圈,甚至有量化私募在8月就开启了放假模式,在朋友圈晒的都是出国旅游的照片。对此有私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A股成交量萎缩对量化策略产生很大影响,成交量下降导致交易成本大幅上升,市场容量也会大幅下降,同时策略的有效性也不如预期,如果部分股票成交量太小的话,就会陷入流动性风险,那么量化策略可能买不到或卖不出股票。

  高频日内回转交易成私募增强收益利剑

  实际上市场处于低迷中时,也有闲不住的私募,近期在各大私募圈,日内回转交易的小广告不少,有业务员表示,程序化高频“T+0”策略,公司可提供10%的安全垫,1000万起发产品,年化收益在15%~25%。对机构投资者来说,该策略的核心在于,通过更快的速度赚取市场上非理性的钱。在目前这种低迷成交的困境之下,能做到15%~25%的年收益已经很不错了,尤其是在股票策略大面积亏损的背景下,所以“T+0”策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的重视。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常在震荡市中,一般都会选择空仓观望,而高频“T+0”则可以不断地用资金反复套利,最大限度提高资金利用率,虽然收益不多,但在震荡中不断套利,所得利润可以有效补偿损失,相当于做了增强收益。所以说目前日内“T+0”策略是当下最好的收益增强策略。“T+0”策略的收益率来自于三方面:市场波动性、团队实力和融券成本。其中收益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个股的波动性,“如果股票波动性大,年化可以做到25%左右,如果股票波动性差,年化只有12%~15%。”

  不过也有私募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市场低迷,个股分化厉害,只有好票才能做出收益,现在很多私募合作的外部“T+0”团队的五五分成模式比较多,固定收益模式压力则比较大,日内交易做亏了也要面临保本的压力,尤其是现在的市况下,大部分股票没有成交量,很难做出收益。作为私募机构,即使量化基金承诺对做回转交易的亏损保底,并且在实际过程中亏损2%~3%就止损,就算在今年股市波动小,交易不活跃的背景下,估计回转交易一般年收益5%~6%左右。

  但也有私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种主动型+量化不涉及全权委托、账户出借等情况,纯利用底仓日内高抛低吸策略。目前“T+0”日内回转交易模式的全年收益在15%~20%左右,但是现在市场成交低迷,绝对收益率也开始下降,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扣掉券源成本,“T+0”策略年化可以做到5%~10%。“T+0”日内回转交易需要追随趋势,而非主动影响股价走势,就个股而言,2018年以来出现了不少成交低迷的小盘股,一般日成交量低于1000万元的个股就不适合纳入“T+0”标的池。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