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最新百亿私募全国分布图:你想遇见的“金主”就在这里

券商中国

  放眼全球,中国私募基金现在已经蜕变成了一种“中国现象”。

  不出市场所料,私募基金认缴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备案私募基金逼近5万只,要把公募远远地“甩”在后头了。

  目前私募股权基金规模大跨步发展,是私募基金整体规模增长的主力。中基协最新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8626只,认缴规模11.35万亿元,实缴规模8.55万亿元。私募基金从业人员28.23万人。

  但从环比增速来看,2月私募基金认缴规模增量和增速较上月明显放缓;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却减少了2家,降至145家。不过,管理规模20亿元-50亿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增加了10家,50亿元-100亿元的增加了7家。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3月20日,基金业协会官网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共有7077家私募股权基金,100亿元以上规模的私募股权基金有132家;而超50亿元规模的私募证券基金共91家。

  私募管理规模站上11万亿

  今年2月份,私募基金管理规模再次登上新高峰,突破11万亿元,同时私募产品数量也一步步逼近5万只。

  中基协最新公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18306家。已备案私募基金48626只,认缴规模11.3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与今年1月份相比,2月份私募认缴规模增长3700亿元,实缴规模增长1500亿元。增量以股权投资基金为主。

  截至今年2月底,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数量比上月增加172家,达8621家;私募股权基金增加451只,达到1.69万只;私募股权基金实缴规模增加1197亿元,总实缴纳规模高达4.89万亿元。

  相较之下,2月份私募证券基金管理人比上月增加70家,达到7978家;私募证券基金增加572只,达到2.79万只;而私募证券实缴规模仅增长180亿元,总体仅为2.8万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从规模增长速度,还是从整体规模体量进行比较,私募股权基金都比私募证券基金显得“彪悍”,造就了11万亿的私募市场。

  私募增速明显放缓

  尽管私募资管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但从2月份规模增量及增速来看,均较1月份出现明显放缓。

  根据中基协的数据,今年1月底私募基金认缴规模较去年12月底增加7400亿元,环比增长7.23%,实缴规模则增加了5100亿元,环比增长6.46%。而到了今年2月底,认缴规模较1月底仅增3700亿元,环比增长3.37%,实缴规模环比增速降至1.79%。

  与此同时,百亿级规模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也出现下滑。

  中基协统计,截至2017年2月底,私募基金管理人按基金总规模划分,管理规模在1亿元-10亿元的4161家,10亿元-20亿元的587家,20亿元-50亿元的473家,50亿元-100亿元的173家,100亿元以上的145家。

  而在1月份,管理规模100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有147家。一个月之内,少了2家百亿级私募。

  真与赎回产品买房有关?

  面对百亿私募基金的减少,于是有一种提法称,这或许与“房价飙涨,私募客户赎回私募产品去买房”有关联。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2月份城市住宅价格显示,中国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目前以北京、广州为代表的四大城市再度发出收紧楼市限购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均采取了“认房又认贷”政策,提高居民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成数。

  中国基金业协会法律部主任邓寰乐近日公开表示,2017年将是私募基金立法的一个高峰期,也是更多制度不断落地的时期,“今年将从法律制度建设、私募统一登记备案、私募投顾等方面加强对私募行业的监管,并预计在今年适时推出《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和《私募基金投资办法》。”

  北上深三地私募实力最雄厚

  值得一提的是,百亿级私募中,私募股权基金占了九成,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东(除深圳)、天津等地。经济发达的地区和省份无疑是私募基金集中地。

  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3月20日,基金业协会官网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共有7077家私募股权基金,100亿元以上规模的私募股权基金有132家;而超50亿元规模的私募证券基金共91家。

  先来看看这132家资管规模100亿以上的私募股权基金分布情况:

  91家资管规模50亿元以上的私募证券基金中,注册地在上海的有34家,注册地在北京的有26家,注册地在深圳的有9家,这三地超50亿元规模的私募证券基金占比超7成。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