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经济数据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叶斯琦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农历新年过后,中国经济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种种迹象表明,新的积极因素正在出现。节后前几个交易日的开门红带来融融暖意,已经折射出市场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其实,机构人士已从2019年开年以来的数据动向中窥见了这一点,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有活力、有韧性、长期向好的格局没有改变。

  经济数据超预期

  2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进出口数据双双超预期。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速9.1%,预期为-3.3%,前值为-4.4%;进口同比增速-1.5%,预期为-10.2%,前值为-7.6%。

  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进出口等数据超预期,将会逐步修正市场前期对数据大幅下滑预期。“由于全球经济疲软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进出口数据乃至整个经济的预期非常低,甚至认为会大幅下滑。1月份进出口数据虽然部分能被春节因素解释,但是并不能改变数据超预期的改善。虽然不能简单地通过单月的数据对于未来做出判断,但一定程度上可以修正过度悲观的预期,对于资本市场将会产生明显的提振。”杨玲说。

  乐瑞资产宏观总监韩迪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亦表示,从短期角度来看,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出现积极变化。虽然2018年宏观上信用条件有所收紧、广义流动性水平边际紧缩,微观上企业部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增多,但在政策前瞻性预调微调推动下,从2018年年底、2019年年初开始,这一情况已经开始出现持续的、较为明显的积极改变。

  韩迪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2018年二季度以来,央行前瞻性进行货币政策预调微调,使得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可得性、稳定性以及资金成本都持续明显改善。另一方面,针对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堵点,监管部门针对性地推出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央行调整MPA考核细则、增大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推进CRM等债券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发展;又如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通过优先股、可转债、永续债等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并通过创设互换工具等方式为银行发行永续债提供支持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金融机构负债稳健性、资本充足水平,并改善金融机构风险偏好。在一系列努力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面临的问题持续出现改善。

  韩迪进一步指出,数据显示,近期以信用债发行规模、新增企业存款、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利率等一揽子指标刻画的中国广义流动性水平开始出现持续明显边际改善。流动性因素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预计将逐步转为正向。“虽然短期内经济仍存在放缓惯性,但若当前信用扩张能够持续,中国经济或在2019年年中触底回升。”他判断。

  活力强韧性足

  从中长期角度看,机构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保持韧性、稳中向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韩迪表示,这一格局体现为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继续积极转变、服务业增速持续高于传统工业部门、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日趋显著。而在工业部门内部,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总体增速也快于平均水平。

  杨玲认为,中国经济有活力、有韧性。首先,政策逆周期调节不断加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拳”发力。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逆周期调节”这一重要的政策节点之后,一系列具有系统性和协调性的政策落地,内部压力改善,经济有望见底。财政政策上,相比往年,2019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发力更早,有望成为今年稳增长的主要发力点。货币政策上,开年以来央行推出了全面降准、定向降息以及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扩围等系列措施。未来央行有望继续通过政策工具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广谱利率的下行。

  其次,全球流动性边际宽松信号出现。此外,外围因素有望得到缓解,为“系统性和协调性”的政策组合拳落地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市场信心在逐步恢复。

  在这一背景下,资本市场机会如何?对此,韩迪认为,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出现系统性修复,考虑到估值水平较低,A股长期配置价值十分显著,牛市开启的时点取决于市场对主要不确定性的消化节奏。如果广义流动性水平能够持续明显改善,A股开启牛市的概率将快速提高,有望逐步迎来“中长期配置价值凸显、短期新增资金不断流入”的新局面。目前来看,越来越多信号指向信用条件和广义流动性继续改善。

  杨玲也认为,A股最糟糕的时刻已经过去,以科技类别为核心的成长股机会最大。一是成长股有估值修复的动力;二是产业升级是长期方向性的发展;三是2019年宏观环境有利于成长股的表现,在经济逐步见底、利率下行和风险偏好有望回升的背景下,科技股的弹性将最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