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第二批科创100ETF成立 募集规模合计超55亿元

葛瑶 王鹤静 万宇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11月9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同日发布公告称,旗下科创100ETF于11月8日正式成立,募集规模分别为5.53亿元、38.95亿元、10.59亿元,合计超55亿元。

  科创100指数是继科创50指数之后发布的第二个科创板宽基指数,科创100ETF系列产品规模合计超193亿元,受到投资者的欢迎。机构人士表示,科创板所映射的新兴产业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科创100ETF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对科创板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的投资需求,帮助投资者把握科创板企业成长机遇。

  科创100ETF受青睐

  跟踪科创100指数的产品也在指数发布后迅速推出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8月21日,博时基金、国泰基金、鹏华基金、银华基金4家公司上报的科创100ETF集体获得证监会批复。8月28日,首批4只科创100ETF产品发行正式开启,合计认购金额达69.50亿元。9月15日,首批4只科创100ETF正式上市并开放申赎。

  距离首批科创100ETF挂牌上市不足两个月,第二批科创100ETF又获批。10月24日,易方达科创100ETF、华夏科创100ETF、华泰柏瑞科创100ETF正式获批。距离获批不到一周时间,10月30日,3只跟踪科创100指数的基金产品启动发行。11月9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同日发布公告称,旗下科创100ETF于11月8日正式成立,募集规模分别为5.53亿元、38.95亿元、10.59亿元,合计超55亿元。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发展背景下,汇聚“硬科技”企业的科创板蕴含丰富的投资机遇,持续受到资金青睐。目前科创50指数系列产品规模超1400亿元。科创100指数是继科创50指数之后发布的第二个科创板宽基指数,截至11月9日,自9月15日上市以来,不到两个月时间,首批科创100ETF规模已超138亿元,与募集规模相比增长近一倍。加上此次成立的第二批科创100ETF,科创100ETF系列产品规模合计超193亿元。

  科创属性突出

  今年8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科创100指数,科创100指数定位于科创50指数成分股后100只的科创板股票,与科创50指数能够形成较好的互补,进一步丰富了科创板市场的指数体系及对应的产品体系。

  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谭弘翔表示,随着科创板市场的快速扩容,科创50指数对其整体表现的代表性开始下降,目前自由流通市值覆盖度仅为40.72%,很难继续作为科创板市场的代表指数。因此科创100指数的发布恰逢其时,通过25.21%的自由流通市值覆盖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科创50指数留下的空白,充实了科创板市场的指数架构体系。

  在行业分布方面,根据中信一级行业分类,科创50指数中电子行业权重占据半壁江山,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的权重也达到15.7%。相比之下,科创100指数中上述两个行业的成分股权重合计仅为22.9%,而科创50指数中占比较低的医药、机械、基础化工等行业在科创100指数中的权重则有显著提升。总体来看,科创100指数的行业分布更加均衡,行业风险暴露更为分散,体现出与科创50指数较为明显的差异化投资特征。

  此外,科创100指数具有较强的科创属性。在研发投入上,科创100指数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平均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11.17%、10.64%和12.42%,高于科创50指数的8.87%、8.46%和8.72%,也高于科创板市场整体的10.69%、10.49%和11.55%。2023年上半年,科创100指数成分股研发人员数量平均占比为28.92%,也高于科创50指数的20.96%和科创板总体的24.66%。此外,科创100指数成分股中专精特新企业比例达到36%,也高于科创50指数的30%。

  看好指数投资价值

  展望未来,科创100指数的投资价值也得到诸多机构与基金经理的看好。华夏基金认为,科创板的推出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为灵活和便捷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创新科技项目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重点支持战略性科技成长企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六大产业领域。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表示,科创100指数聚焦科创板市值中等、流动性较好的标的,反映科创板中等市值证券的整体表现,与反映科创板大市值证券表现的科创50指数形成差异,有助于满足投资者对科创板不同市值规模上市公司的投资需求,可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科创板指数投资工具,帮助投资者把握科创板企业成长机遇。

  华泰柏瑞基金表示,历经回调,当前科创板处于低位阶段。往后看,国内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蓄势待发,在传统行业缺乏充足动能的情况下,科创板所映射的新兴产业或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