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业绩出众有底气 券商大集合公募化转型来势汹汹

张凌之 吴娟娟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继国泰君安大集合转公募产品“君得明”销售120亿元之后,4日东方证券资管的大集合转公募产品再度热销。据媒体报道,东方红启元4日首日销售已有逾50亿元将启动配售,同日,中信证券旗下首只权益类大集合转公募产品首日销售也超过46亿元。券商大集合转化而成的公募产品来势汹汹。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券商资管人士表示,业绩出众是重要原因,券商资管的私募“出身”有助于产品形成长期优异业绩。

  业绩出众是热销原因

  中信证券启动销售的大集合转公募产品“中信红利价值”设立已经8年,8年由一位基金经理负责,产品收益回报可观。截至11月5日,该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187.31%。业内人士称,无论是产品的累计收益还是同一基金经理管理一只产品达8年,放到公募基金行业也是非常少见的。

  国泰君安此前热销的大集合转公募产品“君得明”,截至11月5日,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为222.80%。三季报显示,东方红启元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前身“东方红7号”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也超过了280%。

  一位大型券商资管部门研究部负责人表示,业绩出众是这三只产品热销的主要原因。近期公募基金行业时有“爆款”出现,表明业绩优异的产品稀缺,投资者渴望长期业绩优异的产品。

  与市场保持一定距离

  有市场人士认为,券商大集合具有一定的私募属性,因为这些大集合产品不能像公募基金一样公开宣传,这使得它们跟市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市场热点被屏蔽在外面,投资经理可以潜心做投资。上述券商资管研究部负责人也表示,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过滤噪音。不过,该负责人也表示,券商资管大集合公募化转化启动以来,很多券商资管权益投资人士感受到了压力,认为要向公募基金学习。

  某头部券商资管市场营销负责人表示,券商资管的投研有两方面的优势。首先,投研团队一直很稳定,人才流失较少,很多投资经理是一手培养出来的。由于资管业务体量较大,也给了投资经理比较大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去成长。其次,在投资方面,券商资管从私募起家,私募天然就是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第一目标,考核期也比较长,这点与公募基金区别较大。

  在此次三家产品热销的背后,渠道也功不可没。据了解,券商大集合产品销售渠道以招商银行和中信证券最受业内认可。而渠道给力是上述三家券商资管大集合转公募产品热销的原因之一。业内人士称,中信证券目前销量主要来自于中信证券自己的渠道。国泰君安的“君得明”和东方证券资管的“东方红启元”,招商银行的渠道力量功不可没。

  上海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刘亦千也表示,券商资管公募产品卖得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转公募前,大集合还不能纳入新投资者进来。转成公募后,原来想进入的新投资者资金可以顺利进来,以前积累的需求集中释放。

  暂不会冲击公募基金

  短短一个多月,三只“爆款”出炉。随着券商启动大集合产品公募化转换,券商资管不断加入公募产品竞争。这会不会对公募基金形成冲击?

  某券商资管人士李焕(化名)认为,目前来看,券商资管公募化产品的火爆并不会对公募基金产生很大冲击。因为国内资管行业、公募基金还处于蛋糕不断变大的增量阶段,只要有能力都能分一杯羹,待到行业增量不再,变成存量竞争时,就会此消彼长。归根结底,资管机构的竞争是业绩的竞争。前述券商资管研究部负责人也认为,资管机构能不能向投资者提供长期业绩优异的产品,公司文化很关键,跟机构的性质是券商资管还是公募基金没有关系。

  不过,券商的渠道优势也不容忽视。李焕认为:“券商有营业部可以到达终端客户,而基金公司必须靠渠道才能找到终端客户。”某头部券商资管市场营销负责人表示,从渠道来看,券商有一定的优势,券商资管母公司对产品销售的支持力度很大。

  上述人士表示,券商资管与公募合作大于竞争。首先,券商资管有很多方面需要向公募基金学习,包括公司治理、信息披露等方面。此外,券商资管募集到的资金,有一部分会投向公募基金。刘亦千也认为,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可以加强合作,把券商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公募基金一起将蛋糕做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