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募基金产品创新存三大路径

傅苏颖证券日报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资管新规”)于近日正式落地,这意味着百万亿元规模的资管行业将面临重塑,大资管时代正式开启。在资管新规下,未来包括基金公司在内的各大机构均可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进行公募产品的设计与竞争,这对公募基金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管新规虽然对公募基金原有涉及通道类、非标类的产品进行了限制,但同时也为公募基金的产品创新和国际化指明了方向。新规对公募基金在核心投资能力、资产配置和分散风险等综合性、主动性能力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公募基金未来在主动型产品品种的范围、结构设计、管理水平和风控水平等方面都必须提高以及走出特色化、专业化道路。

  在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徐承远看来,资管新规下,公募基金的产品创新有三个路径:一是资管新规对于公募FOF(基金中基金)的多层嵌套模式给予监管豁免,因而公募FOF产品在大类资产配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二是近年来资产证券化业务蓬勃发展,其中“公募基金+资产证券化”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模式也是公募基金未来可以重点创新的领域。三是资管新规明确公募产品可以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如果参考海外公募基金的发展历程,未来股指期权、股票期权、商品期货、柜台交易品种等多种金融衍生工具都应逐步纳入公募基金的投资范畴,其也是公募基金未来进行业务拓展的重要领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所长助理曲强昨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总体来讲,资管新规对公募基金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对理财业务以及通道的业务是最大的。公募基金的未来增量业务在整个大资管新规要求下,要获得较大增长并非易事,未来可围绕金融“走出去”,响应国家的要求,通过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和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寻求一定的机会。

  徐承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公募基金业在国际化道路上进行过设立合资基金公司、推出QDII海外基金等诸多尝试。但和国际成熟资产管理机构相比,目前我国基金公司的国际化程度仍然较低,其在品牌优势建立、海外投资业务开展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对此,徐承远认为,一方面,我国公募基金公司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建立品牌优势,提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我国公募基金公司在海外投资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对权益、固定收益、衍生品和另类投资等多类型资产的涉猎,并在发展中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业务。

  “在现有资管的框架下,公募基金对于资产配置的类型将予以扩充,产品的设计也可以与主动管理型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付立春认为,随着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一方面,公募基金可通过争取QDII资格,参与国际市场中,吸取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也为自身产品多元化以及分散风险提供一个渠道。另一方面,对已经提前进入到中国的外资基金,在学习其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可以寻求包括股权、投资等方面的合作,以此快速提高公募基金的国际化水平,增强其主动管理能力并丰富产品类型。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