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银行理财收益率小幅上行 大部分债基亏损

上海证券报

  2017年4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和到期量均回落,1个月以内理财收益率明显下行,其他期限理财收益率继续上升,增幅有所收窄。受监管预期影 响,4月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除分级A外其他债基当月业绩均亏损;信托产品发行产品数量和规模均较上月小幅下降。新发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下降,从 3月的6.60%降至6.59%;公募固收产品成立规模继续下滑,短端利率债上行幅度继续高于中长端利率债,AAA和AA+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上升幅度较 大,除分级AA基金外,其他债基业绩均亏损;券商资管产品新发数量和份额较上月回落。4月债券型资管产品业绩下滑,货币型资管产品的7日年化增长率中位数 从上月的4.6%小幅降至4.55%。

  ⊙申万宏源证券

  银行理财收益率上行幅度收窄

  1.4月产品发行和到期量回落。

  截至5月3日,4月银行理财产品累计发行9939只,到期9291只,均较上月同时点所统计的数量回落。

  2.理财收益率继续上行。

  4月,除短期理财收益率明显回落,银行整体理财收益率保持小幅上行趋势。其中,1个月以上的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收益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较上月上升 2-5bp和1-7bp。与去年同期相比,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同比上行,1个月以内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同比增幅收窄,其他期限理财收益率同比增幅继续扩 大。

  其中,委托期1个月以内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回落。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较上月下降22.5和5.9个基点;委 托期在1-3月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上升,增幅收窄。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收益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上升3.6和1个基点;委托期在3-6月的理财收益 率小幅上行,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收益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上升2和6.5个基点;委托期在6-12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上行,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收益理财 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上升5.5和7.2个基点。

  4月,银行理财收益率曲线明显上移幅度较小,但保本型理财收益率曲线与上月相比变陡。

  综合而言,4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和到期量均小幅回落,理财收益率上行幅度收窄。由于MPA考核结束,1个月以内理财收益率明显回落。而非保本型收益率则继续保持上升趋势。预计资金面仍紧平衡,整体理财收益率或保持平稳。

  新发信托产品规模和预期收益率均回落

  1.3月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小幅下降。

  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4月份共有55家信托公司发行了509款集合信托产品,预计发行总规模1133.32亿元,发行产品数量和规模均较上月同一统计时点小幅下降。

  4月,除工商企业投向类的信托产品新发数量保持不变、其他投向类新发数量小幅增至192只外,投资在其他领域的信托产品新发数量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投资在基础产业、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信托产品发行数量分别下降至33只、50只和187只。

  从发行规模上来看,除投资在工商企业领域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小幅提升至128.01亿元,投资在其他领域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均下降。其中,基础产业类投 向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下降幅度最大,由3月的173.54亿元大幅降至301.4亿元;房地产、金融和其他投向类的信托产品发行规模分别下降至73.18 亿元、253.49亿元和309.07亿元。

  从平均成立规模来看,4月份基础产业类、金融类和其他投向类信托产品平均成立规模均有所下降,分别较上月同时点统计数据下降至1.12亿元、1.72亿元和2.22亿元;而房地产类和工商企业类信托产品平均成立规模分别小幅提升至1.88亿元和1.60亿元。

  2.新发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回落。

  4月新发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下降,从3月的6.60%小幅降至6.59%。与3月同时点数据相比,除基础产业、房地产类和其他投向类新发信托产 品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所上升外,投资在其他领域的新发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均小幅下降。其中,工商企业类和金融类投向新发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降 至6.58%和5.63%;而基础产业、房地产类和其他投向类的新发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分别上升至6.78%、6.99%和8.23%,其他投向类信 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上升幅度较大。

  从平均期限来看,4月份新发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较3月整体小幅缩短,从上月的1.72年缩短至1.64 年。其中,基础产业类、房地产类、金融类和工商企业类投向新发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分别缩短至2.32年、2.01年、1.22年和1.31年,而其他投向 类新发信托产品的平均期限延长至2.3年。

  公募固收产品中大部分债基业绩亏损

  1.新发行基金:4月纯债基新成立规模大幅下降。

  据WIND不完全统计,4月新债券型基金成立规模继续下滑,共成立新债券型基金24只,规模大幅降至67.61亿元。其中,新成立20只纯债型基金,成立规模较上月降至64.18亿元;新成立3只混合二级债基,新成立1只混合一级债基。

  4月,继续无新成立保本型基金;新成立货币市场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均略有回升,成立规模大幅升至102亿元;无封闭式债基和短期理财基金成立。

  2.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除分级A基金外其余债基业绩均亏损。

  以复权后单位净值增长率作为业绩指标来评价各类债券型基金业绩表现。今年1-4月,仅分级基金A的累计业绩保持增长,其余债基累计业绩较上月均有所下 滑,且其余债基单月单位净值均负增长。其中,分级基金A的累计业绩表现最突出,其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从0.82%升至1.13%;纯债基金和封闭式债基的 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分别从0.28%和0.26%降至0.24%和0.18%,降幅收窄;混合债基的累计业绩增速下滑幅度较前期放大,二级债基和一级债基 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分别由0.28%和0.32%大幅降至0.11%和0.09%;分级基金B累计业绩亏损幅度继续放大,累计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从 -0.93%降至-1.79%。

  4月,整体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增幅扩大,而风险资产价格继续下跌。MPA考核结束后,月初债券收益率 有所回落,但后期受到监管升级预期强化、委外赎回等因素的影响,收益率明显反弹。其中,短端利率债上行幅度继续高于中长端利率债,国债利率上升幅度高于国 开债。其中,10年期国债下滑18bp,国开债收益率上升12bp;1年期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则分别上行30bp和15bp。在信用债方面,短融收益率上 升幅度较小,AA和AA+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上升幅度较大。不同信用等级的短融收益率上升14-26bp不等。此外,3年期中票收益率上升 21-39bp,5年期中票收益率上行24-37bp不等;5年期企业债收益率上升29-37bp不等。在风险资产价格方面,主板、创业板和转债指数均继 续下跌,创业板指数下跌2.97%,主板和转债指数分别小幅下行了0.47%和1%。由于资金利率明显回落,R007整体较上月底下降。

  由于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且上升幅度放大,导致纯债基金和封闭式债基的业绩再度亏损,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分别从上月的0.13%和0.08%下降至 -0.04%和-0.08%;分级基金(B)的业绩亏损幅度有所收窄,单位净值增长率为-0.82%。分级基金(A)的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从0.32%小 幅降至0.28%;风险资产价格继续下挫,混合债基业绩均亏损幅度放大。二级债基和一级债基的单位净值增长率均值分别由-0.08%和-0.06%下降至 -0.16%和-0.23%;从货币基金看,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从5.43%回落至2.71%。短期理财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同样下滑。

  综上可见,受监管政策预期强化和委外赎回等因素影响,债券收益率上升幅度放大,短端利率债和AA、AA+等级信用债收益率调整幅度较大。除分级A基金外,其他债基业绩均亏损。后期随着经济通胀数据回落和监管政策逐步明朗,债市仍有投资机会,后期债券收益率有下行空间。

  债券型资管产品净值比重上升

  1.债券型产品资产净值规模占比继续上升。

  截至2017年5月3日,现存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数量达3749只,资产净值合计19556亿元,净值较上月上升。其中,债券型产品存量增至1148只, 资产净值上升至9372亿元;货币市场型产品数量小幅增至194只;混合型产品降至1279只。总体看,债券型产品资产净值规模占比继续提升至近50%; 货币型产品资产净值规模占比降至37%。

  在债券型产品中,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净值比重升至68%,资产净值合计上升至6411.2亿元; 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净值比重下滑至12%,资产净值略增至1120亿元;而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和短期纯债基金净值比重分别降至6%和14%,资产净值分别 为553.05亿元和1288.3亿元。

  2.债券型券商资管产品新发数量上升。

  据WIND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5月3日,4月券商资管产品新发517只,发行总份额为76.12亿份,新发数量和份额较上月同期统计时点回落。4月,新成立328只债券型券商资管产品,新成立货币型券商资管产品119只。

  3.债券和货币型资管产品业绩继续下滑。

  从业绩表现来看,4月债券型资管产品业绩下滑,净值增长率中位数从上月的0.3%降至0.22%。4月货币型资管产品的7日年化增长率中位数从上月的4.6%小幅降至4.55%。

  (执笔:钟嘉妮、孟祥娟)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