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基金震荡市中使用量化投资 降低风险提高胜率

郝宁红刊财经

  今年以来,市场在2800点附近宽幅震荡,对未来基本面和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投资者不敢长期持有某一类标的,经常出现一个星期左右的“折返跑”。在这样的市场中,什么样的投资方式能取得比较放心且相对好的业绩呢?从事10余年量化投资的前海开源董事总经理、量化投资总监江少坤的切身感受是,在当前的震荡市中,“量化投资赚钱的机会相对较多”。

  避风险,调仓位,量化模型较优

  “一个震荡加剧或者波动率很大的市场,对投资人的心理有着极大的煎熬,而量化投资的优势在这样的时刻就被完完全全地体现出来。”江少坤向记者表示,量化投资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在投资过程中排除人的情绪,在大起大落的市场中保持冷静。另外,很多日内交易的量化策略本身就指望着震荡的市场来赚钱,波动率越大,赚钱的机会就越多。

  虽然很多量化产品的仓位都比较高,比如指数增强型的最低仓位90%,主动股票型的最低仓位80%,基本不能通过仓位控制来获取超额收益。但在量化模型的帮助下,基金减少了某一时间内的投研决策损耗,这种选股为主的策略在震荡市有较大的优势,而这种市场由于没有明显趋势,择时却遭遇到了挑战,胜率大大降低。

  “我们的量化模型追踪数千只股票的基本面以及技术面数据,针对股票基本面的变动投资组合会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我们对股票池中所有的数千只股票一视同仁,不会去刻意捕捉个股的机会,比如机构密集跟踪和调研的股票。”江少坤指出。

  衡量量化投资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其回撤的大小,控制回撤的最重要方法是控制仓位。那么,量化投资中仓位如何控制呢?“通过风险模型,我们可以制定策略的目标波动率,而目标波动率决定了仓位的大小。”

  打个比方,A股的年化波动率为40%,一个股票多头策略如果把目标波动率定在10%,那么现有的股票仓位应该在25%。由于使用了风险模型来调控仓位,在市场波动率增大的情况下,量化模型会适当减仓。

  短期市场走势偏负面

  对于量化权益类模型来说,最先需要判断的是市场走势,这时候就要用到量化择时指标。量化择时指标一般分为情绪、估值两个方面。江少坤给出的结论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市场将依然维持低迷,短期走势偏负面。

  目前,投资者情绪处于一个非常低的位置。通常,投资者交易意愿低迷时,往往意味着市场在短期底部。此外,量化模型还对市场整体估值情况做出了判断。从估值角度看,当前主要指数的估值大部分都在中位数以下,正处于“股灾”前的最高点和“股灾”后的最低点之间。

  当然,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还是有一些可以确定的因素。比如,在刚性兑付逐渐打破、违约频繁发生的情况下,能否精选出一些相对不太容易违约的板块?江少坤表示,消费类行业的某些细分领域会比较安全,它们的业务模式决定了其抗风险能力较强。

  哪些公司不太容易违约呢?比如,经营性现金流比较充沛的公司,这类公司在市场下行的时候是比较安全的,而且一旦发现好的标的,会有资源进行收购兼并。而在当前市况下,高股息率的股票也是比较安全的,像大型银行股的股息率在5%左右,破产可能性不大。当然,这些标的不会是我们量化基金的唯一选择,但给组合提供一定的安全垫还是不错的。

  “应该来说,量化投资最大的敌人就是地缘政治。”江少坤向记者解释道,量化投资的一个初始理念就是资产价格走势的背后有着经济或者市场的支撑,但如果是因为政策的原因导致资产价格走势出现波动,那么理念在短期内可能会失效,而且不同于经济或市场,政策是无法被预测或模拟的。

  用价值因子和动能因子选股

  在目前的市场中,量化基金到底要怎么做?“其实,针对今年以来市场的几个新趋势,我们在投资方式和权重搭配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江少坤表示,现在主流的量化投资都在做多因子模型,我们的量化权益类模型因子库中有80多个因子,主要分为估值类、成长类、质量类、流动性类、市场类、一致预期类,针对不同的市场需要做不同的搭配。

  在众多因子中,我们最常关注的就是价值因子和动能因子。比如,PE和PB就是最常见的价值因子,E(盈利)越大、P(价格)越小表示股票的价值越高,有良好的升值潜力。类似于PE指标,PB同样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价值因子,B(账面价值)越高、P(价格)越低表示股票的价值越高。

  而动能因子,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技术类因子。它的理念也很简单,过去数个月表现好的因子可能会继续表现好,而表现不好的因子可能会继续表现不好。它代表的是人性,只要人们喜欢跟风买东西或是卖东西,那么动能因子长时间来看就会表现好。

  对于我们而言,某些长期被关注的指标可能并没有太大的预测能力,比如波动率、成交量。很多人会觉得波动率的大小或是变换可以用来预测大盘的走势,其实研究显示,大盘的走势和波动率的大小没有太大关系。从历史上看,波动率高或者低的时候,股市不一定会在最高点或者最低点。所以说,想用波动率的大小或是变换来预测股市的走势,从长期来看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同样,很多人会把成交量当成一个指标来预测大盘的走势,这也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从2005年到2014年一季度,股票成交量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但沪深指数的最高点却出现在2007年9月和2008年1月,那时的成交量依然低迷。2015年,“股灾”前成交量暴涨,指数飙升,“股灾”后虽然指数狂跌,但交易量的高位还是持续了一段时间。所以说,想把成交量当成预测大盘走势的指标,同样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