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揭秘基金一季度投资动向:最爱大消费 继续撤离TMT

吴晓婧上海证券报

  2017年公募基金一季报披露完毕。从最新的投资布局来看,基金明显表现出对大消费的偏爱。基金一季度末持有市值最多的5只个股,全部为大消费股。此外,随着市场估值体系的重构,多数基金对中小创个股的态度依旧谨慎,并继续减持TMT个股。

  热捧“大消费”

  如果要问过去一个季度基金投资布局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涌向消费股。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居民收入增长以及消费升级加速,如果消费端足够强劲,“量价双升”则有望形成双赢,并带动上市公司业绩提升。

  在市场弱势震荡之际,一批大消费的优质个股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索菲亚、老板电器等迭创新高,但在资深基金经理看来,目前还不是“撤退”的时候,消费股投资已经进入新时代,需要长期战略性配置。

  事实上,公募基金对消费股的配置,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一季度基金重仓持有的个股中,持有市值排名最前面的5位,均被大消费股所占据,足以见基金对于大消费的热捧。

  其中,从持有市值和基金持有只数看,格力电器取代贵州茅台成为基金第一大重仓股。据天相数据统计,共计297只基金持有该股,占该股流通股比例的6.07%。而该股市场表现也相当亮眼,截至4月24日,今年以来涨幅达到32.05%。

  公募基金持股市值最多的前5只股票中,还包括伊利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美的集团等个股。

  具体来看,伊利股份共计197只基金持有该股,贵州茅台则被多达255只基金持有,此外,五粮液和美的集团分别被214只基金和139只基金持有。

  此外,基金还重仓持有了老板电器、索菲亚、华帝股份以及兔宝宝等受益于装修消费升级的个股,上述个股今年以来表现均十分亮眼,年初以来涨幅分别达到50.73%、34.13%、40.92%以及32.67%。

  持续减持TMT

  从基金大幅减持的个股来看,则出现了不少TMT个股的“身影”。事实上,公募基金已经连续多个季度持续减持TMT板块。

  在长信内需成长的基金经理看来,从2016 年下半年到2017年一季度,市场主要特征是估值体系的重构。主要影响因素有几点:一是利率水平一改过去几年持续下降的趋势开始不断抬升,对于高估值板块及行业造成持续性的估值压力;二是IPO 的加速以及对于再融资的收紧使得部分行业及公司的发展逻辑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市场预期造成估值的调整;三是监管层对于活跃资金以及一些激进投资主体加大监管力度,使得市场交易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市场的估值体系在加速重构,TMT遭遇基金持续减持。长信内需成长的基金经理认为,由于上述这些变化在短期可预见的几个季度内持续的概率仍然很高,因此,市场整体风格不太会有较大变化。

  如网宿科技曾经是基金“热捧”的个股,去年四季度还有35只基金持有该股,而今年一季度则只剩下9只基金坚守其中,而该股今年以来也下跌了28.37%。

  此外,基金减持比例较大的个股还包括台海核电、烽火通信、登海种业等个股。

  就行业配置来看,基金的仓位进一步向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建筑业集中,并继续减持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农、林、牧、渔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据天相数据统计,具体来看,就可比基金而言,基金对于制造业的配置比例从去年末的37.35%上升至39.71%,对于金融业的配置比例从3.96%上升至4.75%,对于建筑业的配置比例则从1.84%上升至2.43%。

  此外,基金进一步减持了TMT板块,如对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配置比例从4.20%下降至3.33%,对于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配置比例从1.06%进一步下降至0.95%,对于农、林、牧、渔业的配置比例则由0.82%下降至0.61%。

  持股集中度提升

  在调仓换股间,基金对于龙头股的追捧似乎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而基金的持股集中度也在进一步集中。

  事实上,一季度基金整体的股票仓位变动并不大,但持股集中度则进一步上升。据天相数据统计,配置最多的三个行业,其行业集中度从去年末的45.51%上升至一季度末的47.79%。

  此外,据海通证券统计,基金重仓持股集中度也有所上升。2017年一季度持股市值前10及前20只个股所占整体重仓持股市值比例分别为11.9%和18.5%,分别较2016年四季度上升2.9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而2017年一季度基金前20 大重仓股中有半数为消费龙头。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涌向龙头股。

  对于后市而言,基金对于龙头股的关注度仍然很高,看好具有较好稳定性和高分红低估值的优质龙头企业,如消费龙头、医药创新与医药服务龙头和供给侧收缩有效的部分周期品龙头。

  东方红产业升级的基金经理表示,接下来仍将把精力放在行业龙头公司上,在其看来,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经济增速、人口结构、环保压力等外部环境约束下,很多行业步入到整合时期,具有成本优势、网络效应、高客户黏性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龙头公司,会在存量市场下进一步提高市占率和盈利能力。同时,看好通过改革能够带来新活力、盈利较大改善的公司。此外,一些优秀成长股经过一季度的下跌,已经回落到观察区间,仍要保持跟踪和耐心等待。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