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张小泉董事长张国标:精钻智能制造 传承400年老字号

高佳晨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9月6日,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张小泉登陆创业板,成为A股“刀剪第一股”。张小泉发行价为每股6.9元,截至收盘报收34.09元/股,总市值53.2亿元。

  张小泉董事长张国标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适应新的消费环境,张小泉秉持百年老字号二次创业的心态,将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与传统刀剪产业深度融合。

  不断开拓业务版图

  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告诉记者,除了传统的刀剪主营业务,张小泉不断开拓业务版图。“剪刀行业小,但张小泉拥有品牌延展力和影响力很强。未来,张小泉除了不断延展消费品领域,还将开拓不同市场,实行‘局部细分,整体上行’的策略。”

  2014年,张小泉正式完成品牌统一。目前,公司于杭州及深圳两地拥有工厂,并发展成为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现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业。

  根据招股书,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组合及其他生活家居用品四类。2020年,四大类产品占比分别为29%、25%、26%、19%,其他生活家居用品占比逐年递增。

  2020年,公司剪具销量为2932万把,刀具销量为621万把,套刀剪组合销量172万件,其他生活家居用品销量682万件。

  张国标告诉记者,本次募集资金将投入阳江刀剪智能制造中心等项目,有利于公司扩大规模和引进先进智能化自动化设备,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同时,实施研发中心建设,将成为公司产品关键技术的研发、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基地以及吸引与凝聚人才的平台,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完善自主研发体系,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为公司持续技术创新提供设备、人才等支持。

  聚焦消费产品战略

  对于张小泉为何要上市?夏乾良告诉记者,随着品牌知名度和渠道影响力的扩张,公司需要与一些大规模的平台或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上市公司是一张很好的名片。同时,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入到全球化浪潮中,上市公司的背景有利于“走出去”开展业务以及资本层面的合作。

  谈及未来成长空间,夏乾良告诉记者,“最近我们卖抹布,成交量比一些国际知名品牌高得多。之前我们还做过铲子、勺子,本以为是小打小闹,但两三年就做到几千万元的销售额;还有像粉刺针,我们的零售价大概每根19-39元,尽管其他商家只卖三四元,但我们的产品成了电商平台的热门。”

  对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现象,夏乾良表示,“我们的品牌延展力和影响力远比自己的认知要高得多,核心就是可靠,这是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才得到的。”

  从品牌延展性看,夏乾良表示,“从厨房用具、金属用具方面的产品类目做一些延展,乘法效应和品牌赋能的效果明显,公司的战略就是‘聚焦消费产品’”。

  “最近我们生产了少量小电器,比如榨汁机、电煮锅等,结果一些行业龙头上市公司来找我们做里面的刀片。我们一直在考虑怎么进入电器领域,没想到答案送过来了。其实这就是一种品牌关联,今后的市场空间很大。”

  张国标告诉记者,张小泉未来可以延伸的空间很大。“比如,园艺切割工具、酒店用具、餐饮用具,甚至是个护、美容工具、家庭用具等。公司开辟了专门的事业部,在坚守制造业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稳扎稳打,给社会各界及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智能化改造升级

  作为商务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华老字号,张小泉格外重视研发及核心技术的升级改造。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1亿元、4.84亿元及5.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80.85万元、7230.07万元及7721.60万元。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老字号”,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8年至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为878.97万元、1677.82万元及2006.51万元。

  智能化、数据化方面,公司推行机器换人,在传统生产线引入焊接、水磨、开锋等多台套机器人装备,提升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上线MES系统,集成企业ERP、OMS、WMS、CRM系统及试制车间现场生产设备,导入车间管理小程序,形成一站式生产制造协同平台;基于华为云边缘计算网关平台、华为云IOT通用PaaS以及华为工业云PaaS等平台,公司进行大数据分析与集成,有效提升决策及管理效率。

  卖给老百姓的产品,需要保证高标准化。“磨刀磨剪机器人已经升级到2.0版本,产品质量大大超过人工,达到国标两倍的水准。我们还在努力,希望实现全智能化无人车间。”夏乾良介绍,张小泉的渠道优势强劲,包括下沉市场和电商市场,渠道多样。“在全国刀剪公司中,张小泉是唯一的一周之内就可以把所有新产品铺到全国所有地市的公司。”

  对于未来发展,夏乾良表示,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对品牌进行推广和增值,不断提高产品品质,营造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设计研发能力,为未来发展构筑更加强劲的核心竞争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