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您作为创投行业的“常青树”,让您坚持在行业第一线的原因是什么?
卓福民:创投行业始终站在新经济前列,创新是中国经济未来的主要驱动力,需要一批创新创业企业崛起。在与那些原创科技创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者打交道过程中,我自己也受益不少。在支持他们发展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到自己注入的资金和精力,慢慢汇流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江河中去。可能只是当中的一个小水滴,但汇集后的洪流能够支撑整个中国创新和经济未来的发展,很有意思。
我暂时还没想到退休,反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我还希望继续付出资源和经验,去帮助更多的企业家成长。
而且,我还要把很多事情干好,包括参与制定行业自律的规范和管理。作为参与过早期资本市场建设的人,了解整个市场发展的来龙去脉,这些事情我还能干。所以从目前情况来说,退休这个事情仍然言之过早。
证券时报记者: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有何建议?
卓福民:当前最重要的是应该放宽对整个行业的税收、工商注册以及资金渠道的政策。
特别是资金渠道,美国的私募基金中超过30%来自于养老基金,另外还主要来源于捐赠基金和保险资金。中国目前在渠道拓宽方面还有很多可以进步的空间,包括险资如何跟产品本身的性质挂钩,如何既符合私募股权基金的规律,又使险资作为LP有均衡的现金流等,为此结构上的改革都是值得考虑的。只有当资金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行业又被一批理性的、一直做得比较好的GP掌控的时候,中国创投行业和创业企业才有新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创投业在哪些方面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
卓福民: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走向市场经济,当中出现了一批由创投基金支持的市场经济意义的企业和企业家,两者的联系是天然的,创投行业既享受了红利,也贡献了红利。
中国的资本市场至今走过了28年,现在A股上市公司超过3500家,这些万里挑一的公司都是过去20多年培育出来的,其中超过六成得到过创投基金的支持。而未来会登陆A股市场的创新企业,背后也将继续有很大部分会有创投基金的身影。
证券时报记者:创投行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卓福民: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创新驱动是重要内容,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驱动。我相信,科创板推出后,将和现有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有机结合,推动原创技术和科技创新类企业的发展,改变目前A股市场以传统经济为主的企业结构。
科创板的本质就是姓“科”,亦即上市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亮点,为支持这类企业科技创新特征,其门槛条件将不同于其它三个板,更不同于新三板。由于科创板是在一个增量市场上推出,所以它可以是全新的,较少原有制度的羁绊。同时推出的注册制试点,将以信披为核心,这对管理部门和投资者而言都是个大课题,从政府部门某种意义上背书的核准制,到真正市场经济意义注册制,这是一个制度创新上质的飞跃。
另外,建议科创板的投资者还是要设置一个门槛,从一开始就建立起真正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为整个股票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作探索。对科技创新企业的评判估值都有其特殊性,在美股市场上,亚马逊上市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财报都是亏损的,苹果、谷歌、脸书等也都经历过股价惨跌和大的波动,但只要企业本身基本面好,市场最终还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