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部分业绩持续增长,成长性高的个股,成为市场中一道独特风景线。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276家公司披露年报业绩,其中227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达82.25%。分析人士认为,财务数据能反映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特别是净利润、研发费用、经营性现金流、存货周转率等四大财务指标更是筛选成长白马股的重要条件。
逾八成公司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
9家公司2017年盈利超30亿元
通常来看,一家公司实现净利润的多少不仅直观的反映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作为诸多估值指标的分母,其也是市场衡量公司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价值投资理念不断深入以及近期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的逐渐密集披露,近期A股市场对业绩的关注度进一步升温,在此背景下,盈利能力出众、成长性突出的绩优股有望继续担当行情的主角,强者恒强,并在后市实现出色表现,值得关注。
数据统计发现,截至昨日,在两市已披露2017年年报的276家上市公司中,有227家公司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八成。其中,70家公司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翻番,方大炭素(5267.65%)、八一钢铁(3047.86%)、宜宾纸业(2809.30%)、韶钢松山(2381.13%)、安阳钢铁(1198.94%)等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同比增幅均超10倍,此外,业绩增幅超500%的公司还包括:南钢股份、山东海化、诚志股份、北陆药业、东方银星、寒锐钴业、三毛派神。
从报告期内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绝对金额来看,上述公司中,共有184家报告期内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其中9家公司报告期实现净利润金额超过30亿元,具体来看,平安银行(231.89亿元)、万华化学(111.35亿元)等两家公司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金额均在100亿元以上,其余7家公司分别为:新城控股(60.29亿元)、顺丰控股(47.71亿元)、中兴通讯(45.68亿元)、华菱钢铁(41.21亿元)、安信信托(36.68亿元)、方大炭素(36.20亿元)、南钢股份(32.00亿元)。
结合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来看,在2017年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且盈利超过1亿元的公司中,有111家公司报告期内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0%,其中,韶钢松山净资产收益率居首,达到146.69%,西藏珠峰(74.20%)、方大特钢(67.53%)、寒锐钴业(60.42%)、万华化学(52.90%)等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也均在50%以上。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净资产收益率更有利于反映公司规模与净利润之间的匹配情况,方便投资者在对公司盈利能力上获得更全面了解。
根据一季报业绩预告披露显示,上述在2017年收获斐然成绩的公司,普遍有望在2018年一季度延续业绩增长态势,据统计发现,上述111家公司中,截至昨日,有31家公司已披露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其中逾九成公司业绩预喜,寒锐钴业、方大化工、岱勒新材、塔牌集团、创业软件、先导智能、海达股份、利尔化学等公司业绩均有望大幅增长,实现报告期内业绩同比翻番。
从市场表现来看,上述111只个股中月内可交易个股共105只,其中72只月内表现跑赢同期上证指数,占比近七成。润建通信、泰合健康、华夏航空、长生生物、御家汇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均超20%。对此,分析人士表示,除市场关注度提升等因素外,上市公司年报业绩的提升将直接降低公司的估值水平,由此引发的估值切换行情也是上述绩优股实现较好表现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过近期的整体上涨,上述绩优股中多数标的的估值却仍低于其所属行业平均水平,据统计,在这111只个股中,共有67只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低于所属申万一级行业平均估值,占比超过六成,从绝对估值来看,华菱钢铁、南钢股份、韶钢松山、安阳钢铁、平安银行、万华化学、方大特钢、八一钢铁等个股最新动态市盈率均在10倍以下,后市或具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74家公司研发费用超亿元
机构扎堆看好13只个股
通常来看,在判断企业业绩持续能力时,除关注所属行业景气度及行业地位外,研发费用的投入也是衡量公司未来成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统计发现,在截至昨日两市已披露2017年年报的276家上市公司中,共有74家公司报告期内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亿元,中兴通讯报告期内累计研发费用投入为129.62亿元,在上述公司中位于首位,此外,还有6家公司期间累计研发费用投入在10亿元以上,他们分别为:华菱钢铁(24.79亿元)、大华股份(17.89亿元)、万华化学(12.38亿元)、南钢股份(11.79亿元)、顺丰控股(11.67亿元)、深天马A(10.57亿元)。
从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看,在这74家2017年研发费用投入超过1亿元的公司中,共有22家公司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投入比例超过5%,其中,华中数控(14.79%)、中兴通讯(11.91%)、创业软件(10.04%)等公司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均超过10%。
分析人士表示,大力投入研发费用将加大收入端的未来增长空间提升公司的潜在价值,同时也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稳步增长奠定基础。
事实上,上述74家不吝投入研发费用的公司在2017年也普遍实现较好的业绩,据统计发现,上述74家公司中共有61家201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占比超过八成,其中,韶钢松山、安阳钢铁两家公司报告期内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同比大增2381.13%、1198.94%,在上述公司中居前,此外,南钢股份、诚志股份、华菱钢铁、中兴通讯、远兴能源、万华化学、卫星石化等公司报告期内业绩同比增幅也均在200%以上。
从市场表现来看,3月份以来,上述74只个股中共有43只实现上涨,长生生物期间累计涨幅居首,达到28.66%,而沈阳机床、先导智能、英洛华、贵航股份、科森科技、长春高新等个股也在月内实现出色表现,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
个股方面,根据近30日机构评级来看,上述个股中,共有53只获得机构给予“买入”或“增持”等看好评级,占比超过七成,先导智能、乐普医疗、桐昆股份、恩华药业、中航机电、中设集团、大亚圣象、万华化学、大华股份、小天鹅A、恒力股份、卫星石化、金禾实业等13只个股期间均被10家及以上机构集体看好,后市或具备更为确定性的投资机会。
个股中,先导智能受到了最多机构看好,基本面上,公司专业从事高端自动化成套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锂电池、光伏电池/组件、薄膜电容器等节能环保及新能源产品的生产制造商提供高端全自动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在众多看好公司投资机会的机构中,华创证券表示,考虑到锂电池行业正处于产能快速扩张期,有望带动锂电设备需求大幅增长,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分别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1亿元、13.0亿元、15.9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2.27元、2.96元、3.60元,维持“推荐”评级。
118家公司现金流改善
医药生物等六行业“钱”景可期
经营性现金流可以直接反映出上市公司经营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因而也是诸多投资者选股时的重要参考指标。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276家上市公司披露2017年年报,118家公司2017年年报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出现改善(剔除银行和非银金融行业),其中,20家公司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由负转正,另外98家公司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2016年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