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王永:垃圾分类智慧化让居民“愿意分”“分得清”

中国金融信息网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要充分应用智能化设施与手段,提升居民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居民既'愿意分’也'分得清’。”浙江联运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运环境”)董事长王永在18日举办的“垃圾分类·平湖论坛”上表示。

  今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自2019年起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随着上海施行“最严垃圾分类令”,社会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关注热度不断上升。

  

  王永在论坛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2000年主管部门就曾在部分城市试点垃圾分类,但由于居民意识不强、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不高、分类与处理产业链不完善,相关试点成效不明显。他认为,垃圾分类工作的推动需要政府主导、政企结合、全民参与、多方联动,充分调动社会资本与公众的主动性。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科技的进步以及公众文明素质的提高,推动垃圾分类已具备了有利条件,大多数居民愿意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但缺少相应的分类知识。”王永表示,作为行业参与者,企业有责任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垃圾分类便利性,引导居民建立环境友好意识,培养垃圾分类习惯。

  据王永介绍,联运环境目前在全国运营着604个垃圾分类项目。企业在经营中,以“智慧环境产业综合服务商”为定位,不断完善针对垃圾分类的整体解决方案,开创了以“前端分类多样化、过程管理数据化、因地制宜减量化、处理利用资源化”为内容的“联运四化模式”,致力达成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由联运环境实施的杭州余杭区智慧垃圾分类一体化项目,于2017年成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个环境工程科技类垃圾分类示范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王永认为,垃圾分类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推广垃圾分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应有之义。目前各地在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可以有效改善城乡环境,加强资源的回收利用,也有利于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对于垃圾分类相关政策推动实施带来的市场发展空间,王永表示乐观,“再生资源行业全产业链有望形成几万亿元级别的产业空间,加上垃圾分类衍生业务,行业蓝海会更具规模”。但他也表示,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作为企业应该精细化扎实运营,要做好走漫长道路的准备,而不是抱着赚热钱的心态进入市场。未来,联运环境还将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为切入点,探索高新技术在环境领域内的应用前景。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