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贵州省“十四五”将稳步发展优质酒产业 争取将茅台集团打造成“世界500强”

证券日报

  12月14日,《贵州日报》全文刊发12月9日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贵州“十四五”规划建议)。

  其中,贵州“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了白酒产业的多项目标:一是稳步发展优质酒产业,提高白酒产业发展水平,巩固提升酱香白酒品牌地位;二是持续打造世界级酱香型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三是大力发展世界名酒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旅游带,推动“旅游+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贵州“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要力争将茅台集团(以下简称“茅台”)打造成省内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随着贵州酱香酒产区的不断发展,以赤水河为代表的高品质酱香酒正在全国快速普及,政府出面来规划产区发展,有利于提高准入门槛,并且推动酱香酒品类的价值提升,这对于产区内企业,以及中国酱香酒发展都至关重要。” 知趣咨询总经理、酒类营销专家蔡学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贵州白酒产业达千亿元级别

  好山好水出好酒。贵州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主产区,在其境内全长约150公里的赤水河流域,聚集了以茅台为引领的多家酱香型白酒企业。

  多年以来,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微生物资源及经久传承的酿造工艺,贵州赤水河流域的白酒产能居全国前列,当前,白酒产业已发展成贵州十大千亿元级工业产业之一。

  据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此前发布的数据,2019年贵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产值1131亿元,完成增加值1089.2亿元,同比增长15.8%。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将发展白酒产业圈为重点。201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的《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白酒产量达到50万千升,产值达到1200亿元;到2022年,白酒产量达到80万千升,白酒产值达到1600亿元。

  2020年年初,贵州官方表示,要把赤水河流域产业带打造成世界酱香酒的核心区,把茅台集团打造成千亿级世界一流企业,将贵州白酒产业集群推动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白酒产业对贵州省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茅台集团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茅台集团实现税收430亿元,上缴税收约占全省税收收入总额的18%。

  谈及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坦言:“单一个茅台集团,就占贵州税收收入的近1/5,所以白酒产业是贵州省的核心收入来源,这点毫不夸张,白酒产业对贵州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将茅台进一步推向世界

  酒香不怕巷子深。作为贵州白酒产业的“领头羊”,茅台的品牌知名度颇广,中国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朱丹蓬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茅台已不单纯是一瓶酱香酒,在引领了整个中国酱香酒的发展之后,茅台更是贵州省的一张名片,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融资平台,也是扶贫攻坚的一个排头兵”。

  根据此次的贵州“十四五”规划建议,力争将茅台集团打造成省内首家“世界500强”企业,则意味着贵州省将把茅台进一步推向全世界。

  朱丹蓬表示,“随着茅台的高速发展,它步入‘世界500强’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让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既体现了大国崛起的战略意义,也可以让中国的白酒尽快走向世界,这对于贵州省也好,对于茅台也好,更多的意义是把整个中国的白酒文化发扬至全世界。”

  2020年,“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为1751亿元,而根据茅台集团今年首次披露的财报数据,2017年至2019年,茅台集团营业总收入分别为662.5亿元、869.7亿元、1003.1亿元;2020年1-6月,茅台集团营业总收入为528.6亿元。

  也就意味着,目前茅台集团距离“世界500强”仍有一段距离。盘和林对此强调道:“茅台集团的真正目标不应该是营收规模有多大,而是要扩展茅台业务的边界。如今,茅台核心产品依然是飞天茅台酒,其他品类拓展乏善可陈。如果可以分层次,多年龄段各有一个爆款产品,对于茅台未来发展会更加有利。如果有条件的话,茅台要积极走向国际化。”

  “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品牌,茅台具备了消费品、奢侈品及金融品三品合一的特征,市场前景广阔。但茅台目前主要依靠的是国内消费市场,未来进军‘世界500强’,茅台不单需要国内消费市场,可能还涉及茅台酒的国际化发展问题,应该说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 蔡学飞向《证券日报》记者如是说。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