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踩完”瑞幸后“踩”永煤债 海通证券的下一个“雷”在哪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回应被自律调查后,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通证券)港股在12月21日下跌1.6%,A股股票当日涨0.16%。

  此前12月20日晚间,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积极配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下称交易商协会)调查,立即采取相关整改措施,问责永煤债责任人。

  值得关注的是,这不是海通证券今年第一次引得市场重点关注,2020年上半年深陷瑞幸财务造假旋涡;7月份海通证券的两名保荐代表人因职责履行不到位,收到上交所的监管警示;9月份因保荐代表人对项目净资产收益率计算错误,海通证券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10月底,海通证券披露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34亿元;11月,海通证券因涉嫌操纵市场,被交易商协会自律调查。

  “踩雷”瑞幸咖啡

  从海通证券近三年的年报中可看到,其境外业务急速扩张。Wind数据显示,2017年,海通证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48.7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为17%;2018年其境外业务实现收入65.93亿元,占比28%;到2019年,其境外业务收入达到89.93亿元,境外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达26.16%。

  虽然境外业务已经撑起了海通证券的四分之一总收入,但激进扩张的背后也暴露出了问题,参与承销瑞幸咖啡的IPO项目就是其中之一。

  12月17日上午,瑞幸咖啡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已与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部分前员工涉嫌财务造假事件达成和解。6月29日,瑞幸咖啡在纳斯达克停牌,并进行退市备案。在瑞幸事件中,海通证券子公司海通国际作为其上市的主承销商之一也被推上舆论风口。在2019年年报中,海通证券称海通国际“所承销的美股IPO项目‘瑞幸咖啡’成为2019年以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亚洲公司中发行规模第二大的IPO”。

  不止投行部门在瑞幸咖啡上市时参与承销,海通国际的研究部门更是在浑水发布做空瑞幸报告时,直接发布研报反击浑水,认为浑水的做空报告存在缺陷,“瑞幸咖啡商业模式的一个关键优势是,所有交易都是通过在线支付平台处理的,这使得瑞幸咖啡很难伪造交易”。

  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盘前发布公告称,瑞幸咖啡首席运营官及部分下属存在伪造交易等不当行为,涉及金额约22亿元人民币。瑞幸造假的自白,令公司合作伙伴纷纷“打脸”,这其中包括海通国际。

  “踩雷”永煤债

  11月18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对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永煤控股)开展了自律调查。根据调查获取的线索并结合相关市场交易信息,发现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涉嫌为发行人违规发行债券提供帮助,以及涉嫌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涉及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交易所市场公司债券。交易商协会表示,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将对海通证券及其相关子公司开展自律调查。

  12月20日晚间,海通证券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积极配合交易商协会调查,公司认真检视反思业务运作,立即采取相关整改措施,加强培训学习,对业务流程进一步查缺补漏,完善相关内部控制措施,提升规范化运作水平。

  此外,对违反行业自律规则和公司相关规定的北京债券融资部总经理夏坤、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厉栋、海通资管副总经理张士军、海通期货副总经理姚弘等相关责任人,公司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等处分,并给予经济处罚。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0日,虽然海通证券在2020年的债券总承销金额为4790.17亿元,行业排名第六名,但海通证券却是今年参与主承销商的债券违约次数最多的券商,参与主承销商的债券违约次数共计24次(包括本息展期),主承销债券违约数居行业首位,其中债券违约不乏涉及北大方正、新华联控股等公司。

  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34.49亿元

  2020年三季报显示,海通证券报告期内信用减值损失为34.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9.99%,海通证券表示,主要系信用类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增加所致。

  这已经不是海通证券第一次如此大额的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在2019年年报中,海通证券全年计提了28.47亿元的信用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在2019年同样位居行业首位,而这一数据在2018年为16.22亿元。对于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具体“踩雷”在哪些金融资产,海通证券在三季报中并没有详细列出。

  不过此前有上市公司公告股票质押情况,海通证券涉及多次。2019年7月,新城控股时任董事长王振华被曝猥亵行为,被上海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消息一出各关联公司股价急剧波动,作为新城控股大股东富域发展质押方的海通证券也卷入其中,彼时富域发展未解质押股权4.69亿股,占其持有股份数34%以上,其中大部分质押给了海通证券和海通证券资产管理。

  2019年8月,拉夏贝尔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邢加兴质押给海通证券的1.416亿股A股股份已低于最低履约保障比例,因未提前购回且未采取履约保障措施,已构成违约。随后,拉夏贝尔业绩滑坡、经营巨亏的现状等情况受到市场关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