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天风证券董事会审议通过非公开发行预案

郭梦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郭梦迪)天风证券9月25日收盘后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简称“预案”),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向不超过35名投资者募集资金合计不超过128亿元,募集资金拟用于发展投资与交易业务、扩大信用业务规模、增加子公司投入、偿还债务和补充营运资金。

  天风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参与主体,承担着新时代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历史使命和中国经济转型的重任,此次非公开发行有利于公司增强资金实力,优化业务结构,把握市场机会,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全体股东带来回报,为社会创造价值。 

  继续发挥混合所有制优势

  “天风证券是一家典型的混合所有制券商,多元均衡的股权结构是天风最重要的基石。此次非公开发行是公司战略化的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混合所有制标签,夯实公司服务中国经济发展的能力。”上述负责人指出。除公众股东外,天风证券股权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部分为武汉国资、省联投等湖北和武汉国资平台,第二部分为人福医药、陕西大德等大型民营企业,第三部分为信达、中航信托、光大金控等泛同业机构。因此,兼具强大的政府支持、灵活的创新机制和进取的泛同业协同,这是天风的特色。

  对于这次非公开发行的对象,天风在预案中称,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以及其他境内法人投资者、自然人等不超过35名(含)的特定对象,其中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的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公司本次发行尚无确定的对象,发行对象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将在本次发行结束后的相关公告文件中予以披露。在监管部门放宽券业外资准入门槛下,天风证券此次非公开发行是否会有外资投资者值得期待。

  上述负责人表示,希望公司通过此次非公开发行,与内资、外资,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等各类投资者,特别是国际知名机构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进一步优化股东结构提升公司发展空间。 

  夯实资本实力

  今年3月2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修正后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进一步完善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体系。某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证券公司的净资本实力直接影响了其业务资质和业务规模,是证券公司抗风险、稳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证券公司必须持续不断地夯实资本实力,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护城河。

  今年以来,包括天风证券在内的多家券商密集“补血”,天风证券作为一家中型证券公司,只有加快补充资本实力,把握当下券业发展的新机遇,才有可能在未来行业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据悉,本次募集资金拟用于发展投资与交易业务、扩大信用业务规模、增加子公司投入、偿还债务和补充营运资金5个方面,其中投入在扩大信用业务规模方面的资金最高。

  某券商分析师分析,天风证券本次发行是顺应证券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信用业务作为资本消耗性业务,需占用大量的流动性。根据《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证券公司经营融资融券业务的,应该按照对客户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的10%计算信用风险资本准备。但同时,信用业务综合价值可观,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核心客户、增强客户黏性、提升综合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在目前行业佣金率普遍下调的大背景下,通过发展信用业务,挖掘客户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将有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市场竞争力。

  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

  天风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发行既是顺应证券行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天风能抓住本轮资本市场发展新机遇,加快与恒泰证券资源整合,未来业务将进一步发展。

  据介绍,恒泰证券规模体量适中、盈利状况良好、风险资产少,在牌照、业务、管理、人员能够与天风证券形成协同与互补。今年上半年,天风证券在仅完成恒泰证券26.49%股权收购的情况下,总资产已经达到740.83亿元,归母净资产177.27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23.64%和46.23%,今年1—7月,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2.52亿元和5.48亿元,其中净利润是2019全年的近1.8倍。

  业内人士认为,天风证券的优势在于机构服务能力较强,研究、资管、投行、并购等业务主要指标均已进入行业前20名,而恒泰在零售业务上较为强势,还握有公募基金和和托管牌照。两者从业务上看,形成了较好的互补,有望形成1+1大于2的效果。此前天风证券副总裁翟晨曦已出任新华基金联席董事长,而天风总裁王琳晶已出任恒泰直投子公司恒泰长财的董事长。 

  今年3月,证监会核准了天风作为恒泰证券大股东的资格,成为恒泰证券单一第一大股东。据了解,天风证券已向恒泰证券派驻了2名董事、1名监事及包括联席总裁、财务总监、董秘等多位高管,双方业务对接已全面启动,开始一体化运行。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