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种业翻身仗怎么打? 业内精英聚首海南寻“战法”

刘立上海证券报·公司

  □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就“种业形势怎么看、种业发展怎么干”发表主旨演讲,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尊重种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突破卡点、补上短板,筑强优势。

  □ 荃银高科、隆平高科、科迪华、先正达等数十家种业公司,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共探交流合作。参会的一位种业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打好种业翻身仗,对种子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记者 刘立 ○编辑 全泽源

  以“引领中国种业,共创民族复兴”为宗旨,以“种业使命、南繁未来”为主题,3月20日至24日,2021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海南三亚举行。

  29位院士、2500余名与会嘉宾参会,国内外专家围绕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共谋南繁硅谷和种业高质量发展等开展对话和交流发言。

  种业翻身仗重在“突破卡点”

  在3月20日举行的主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就“种业形势怎么看、种业发展怎么干”发表主旨演讲,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的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尊重种业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突破卡点、补上短板,做强优势。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贺小荣在演讲中表示,要为种业自主创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人民法院将把加大植物新品种司法保护作为重点领域,与有关部门协同,形成严格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强大合力。

  会议指出,种业发展要紧紧围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需要,遵循种业科技创新自身规律,突破卡点、补上短板,做强优势。要把种质资源保起来,建好国家种质资源库。要让自主创新活起来,加快实施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推进南繁硅谷建设。要让种业企业强起来,促进产学研协同,让企业成为创新主体。要把基地水平提起来,健全良种供应应急保障体系。要让市场环境优起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品种管理。

  同时,此次大会上,组委会为在种业创新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颁发了“张海银种业促进奖”,中国种子协会向“2020年中国种子行业AAA级信用企业”颁发牌匾。

  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理事长张海银感慨地说:“我今年85岁了,对种子事业的热爱和深厚的感情依然没有变。我将和基金会一道积极响应‘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的号召,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实现种业强国再作贡献。”

  种业科技创新依然是短板

  种业翻身仗怎么打?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种业现代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国家顶层设计。

  种业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源头,我国是种业大国,市场规模持续提升已达到1201亿元,位居全球第二,尽管有着庞大的市场规模,但在良种培育、种业市场规范和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上仍然面临着众多挑战。一些粮食安全供给所面临的新“堵点”和“难点”,正成为我国种业高速发展的障碍。其中,育种企业具备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环节。

  连日来,与会专家围绕如何推动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积极建言献策。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李新海表示,我国在基因编辑工具、全基因选择算法、合成生物元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原创不足,重大装备和大数据系统缺乏。下一步要突破前沿高新技术,推动传统育种技术改造升级,实现育种精准化、智能化和工程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在公开讲演中表示,国家作物种质库是大国重器。“如果说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那么种质资源是芯片的核心。”钱前说,国家作物种质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是作物种质资源的“人才库”,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库”。

  他认为,目前我国还存在种质资源保有量与精准定量不够,革命性、颠覆性基因发掘进展滞后,种质资源关键核心技术原创性不足等问题。在育种行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环境资源。钱前透露,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作为依托单位的国家作物表型研究设施(海南)已于去年11月启动建设,建成后将打造规模化、智能化、精准化的作物表型与基因型鉴定平台,将我国种质资源优势转化为基因资源优势。

  据了解,近日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就推进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进行了安排,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农作物、畜禽和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实现应收尽收、应保尽保。

  种业企业交流合作十分活跃

  空无一人的大棚内,智能机器人对种苗生产各环节进行智慧管理;实验室内,种子处理、播种、嫁接都可通过自动化机器进行处理……论坛上,来自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的有关数字化智能种苗工厂的介绍视频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在此次大会上,天府现代种业园、拜耳中国、荃银高科、大北农金色农华、中农发、京研益农、广良、隆平高科、九圣禾、作物科学亚洲协会、宁夏泰金、雪川农业、科迪华、先正达等数十家种业公司,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共探交流合作。

  “这次大会给业内同行搭建了非常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大家收获都很大。从大会中也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对种业的支持,作为种业人更深感自己责任和使命,一定要为做强做大中国种业而努力。”荃银高科副董事长、总经理张琴告诉记者。

  参会的一位种业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打好种业翻身仗,对种子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全国种业企业数量近5000余家,但真正具备创新育种能力的企业数量却很少。育种规模小、创新能力差导致市场品种同质化严重,大部分情况下是在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强调,种业企业要强起来,遴选一批优势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深化种业“放管服”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