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专访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科技加持是中小公司“换道超车”的破局之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为一家起步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新生代保险公司,横琴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下称“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感觉到“机会来了!”

  日前,兰亚东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保险尤其是寿险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历史机遇。

  此前不久,粤港澳大湾区首张专属重疾险保单“花落”横琴人寿。兰亚东认为,内地与粤港澳三地居民多层次、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已经逐渐被激发,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被激发

  兰亚东介绍,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满足“重疾新规”,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二是参考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的《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20)》,将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病种合计经验发生率专属参考表”作为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

  与过去的重疾险相比,粤港澳大湾区重疾险一方面根据最新医学进展应用新的定义标准,扩展部分疾病的保障范围,完善优化疾病定义,使得赔付条件更为合理,引用标准更加客观权威,条款表述也更加规范统一。另一方面有更强的区域特性,比如对大湾区高发重疾能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保险保障。

  兰亚东认为,广东省的保险业发展环境相对成熟,无论保费收入规模和资产总额都稳居全国第一,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性寿险市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和经营效益均走在全国前列。可以预见的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金融创新服务于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保险尤其是寿险业将会迎来更多的历史机遇。

  截至10月末,广东省保险业总资产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4.99%;前10个月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862.51亿元,同比增长3.94%,保险资金在省内累计投资突破万亿元。广东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性寿险市场,前10个月累计实现寿险业保费收入3574.45亿元,同比增长5.72%,在全国占比12.71%;寿险公司经营主体60家,从业人员61.50万人。

  具体而言,有三个方面值得花大力气去关注、研究、创新:一是跨境医疗,跨境医疗保险产品和大湾区建设、大湾区互联互通、大湾区民生福祉紧密相连;二是外币保单,包括境内个人跨境所需要的短期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以及长居或长期来往于三地的居民所需要的长期外币保单业务;三是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保险需求的多元,以及大湾区三地保险机构的双边开放,内地与粤港澳三地居民多层次、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会被激发,创新公司更有机会。

  兰亚东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三地保险的融合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面对由此带来的发展机遇,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需要更多的耐心、付出更多的努力。

  未来组织边界模糊化趋势

  从横琴人寿自身实践来看,兰亚东坦言,作为一家新生代保险公司,难以复制大公司和成熟公司的发展模式,必须立足于湾区,走一条顺应时代、创新求变的道路。因此,我们将自身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的践行者、受益者,找准定位、深度参与。

  横琴人寿将“家庭账户”“合伙型分销网络”和“数字横琴”作为三大核心战略。其中,“家庭账户”以家庭为主线,让客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保单管理、风险测评、定制保障方案、共享服务等,实现“一个账户满足全家保障需求”。

  “合伙型分销网络”以合伙为联结,尝试重新定义销售组织。为此,横琴人寿提出打造有别于传统生产关系定义的分销网络,以适应当下及未来组织边界模糊化的变化趋势。这一新的分销体系将支持线上线下多种销售场景和多种销售模式。

  兰亚东介绍,未来组织边界模糊化的趋势是可以预见的,传统的生产关系将面临挑战,销售组织也将在这种趋势下逐渐出现分化。为积极推进合伙型分销网络战略的落地实施,横琴人寿目前在两个板块分步推进:一是在个险、银保和团险等成熟业务方面,分区域积极试点和推进合伙人模式,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二是创新创业板块,是由扁平灵活、自驱性强的小团队组成的合伙人团队,双创板块在机制牵引之下快速发展,并担着业务创新和场景、渠道扩展的重要任务。

  受疫情影响,今年以来,互联网销售渠道格外受到重视,兰亚东认为,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保险销售,已经成为了保险公司的标配,尤其是疫情之后;但如果只把互联网作为流量变现、赚取快钱的渠道,那么只能短期获益,无法真正获得长期价值。未来,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是互联网与保险商业模式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保险价值理念的高度融合,具体体现在渠道细化和场景深化,保险公司必须深耕细分场景,注重从保险场景中转化用户。保险公司不一定非要有一个特定的渠道叫做互联网保险渠道,而是各个渠道都可以依托互联网,基于渠道场景以及数字化手段做创新做转化,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数字横琴”则从“前中后”三个维度推动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强调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增强体验、沉淀能力、整合资源,推动家庭账户与合伙型分销网络进一步落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数字化能力。

  科技加持探索差异化发展

  今年以来,健康险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对于这一现象,兰亚东表示,未来的健康险发展必然要走个性化和定制化的路线,不再是一款产品打天下,甚至有可能是千人千面。以健康医疗大数据等代表的科技革命已经引发了保险业的变革与创新,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风险预测分析、精准产品开发和定价、精准营销和赋能、智能风控等。

  最好的预期效果是,通过数字化手段与客户实现有效的连接,深入客户的生活场景,了解他们的需求,并通过灵活的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超越预期的价值。“结合我们的家庭账户战略,客户一站式投保家庭账户产品,实现家庭成员健康保障需求的全覆盖,保障方案随家庭成员构成以及家庭成员生命周期的保障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同时数字化手段会使得我们所提供的保障方案具有前瞻性。”兰亚东称。

  此外,谈及金融科技,兰亚东指出,金融科技在保险上的运用已不是一个新话题,虽然关于保险业与金融科技的对接还处在起步阶段,但“保险+科技”已基本成为行业共识。但科技并不等于数字化,检验数字能力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准,首先是客户是否买单,其次是股东是否认可。由这两个内核向外延伸的话,数字化能力表现为销售效能、运营效能以及资产管理效能的提升。

  在兰亚东眼中,对中小公司而言,发展金融科技既是难题,也是破题的关键,难在资源投放具有约束性,尤其是与大公司相比在科技投入上存在明显的劣势;但科技加持往往又是中小公司探索差异化发展的破局之道,所以中小公司在数字化投入上需要更加聚焦,要提前做好规划,控制试错成本,做好数据基础建设,做到步步扎实,并根据自身业务需求积极对外合作或自建能力;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并不是技术的先进性,中小保险公司发展金融科技的一定回归保险保障的根本,让科技服务于业务,围绕客户价值创造和精准营销,跑出创新“加速度”,争取换道超车的机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